急進性腎小球腎炎目前是比較常見的疾病,會導致患者的腎臟出現問題,而且經常會發生在青少年身上,還有中年人和兒童也占了少部分,會導致患者因為鏈球菌感染引發腎炎,造成患者的腎功能衰竭,引起腎水腫,小便量少,血尿,高血壓,蛋白質升高,快速形成尿毒癥,尿毒癥的患者全身都可能會伴有癥狀,所以常常感覺到身體疲勞,精神萎縮,體重下降,嚴重的會伴有發熱,腹痛和皮膚的疹子,會導致全身受損在平時需要用藥治療,再配合合理的方法調節,針對急性的病癥需要盡快的給予用藥控制,必要的可以配合手術的治療。
癥狀體征
本病為一少見疾病,約占腎活檢病例2%。好發年齡有青年及中老年兩個高峰,如兒童發生RPGN,多為鏈球菌感染后腎炎?;颊甙l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部分患者有有機溶劑接觸史、心肌梗死或腫瘤病史。本病好發于春、夏兩季,多數病例發病隱襲,起病急驟,臨床表現為急進型腎炎綜合征,部分患者呈腎病綜合征的表現,如水腫、少尿、血尿、無尿、蛋白尿、高血壓等,并迅速進展為尿毒癥;發展速度最快數小時,一般數周至數月?;颊呷戆Y狀嚴重,如疲乏無力、精神萎靡、體重下降,可伴發熱、腹痛、皮疹等。繼發于其他全身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可有其原發病的表現。
用藥治療
本病起病急,病程進展快、惡化迅速,病死率極高。原則為盡早診斷,充分治療,和進行針對性的聯合治療。要區別對待急性和慢性腎小球損傷。大量新月體形成和纖維素樣壞死,提示病變處于活動期,應予積極治療,纖維性新月體和腎間質纖維化,提示病變進入慢性期,應注意保護腎功能;伴有全身癥狀的應選用環磷酰胺和甲潑尼龍(甲基強的松龍)盡快控制癥狀。
1.急性期治療
急性期治療關鍵在于盡早診斷并及時給予針對免疫反應及炎癥過程的強化抑制措施,能有效控制疾病進展,降低病死率。據報告,急進性腎炎339例應用免疫炎癥強化抑制劑治療前73%死亡或腎臟死亡(依賴透析而存活)。而治療后5年存活率(不依賴透析)達60%~80%,其中一組42例中32例(76%)治療后有改善,因此提示現代治療措施有效。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1)
沖擊療法:①
皮質激素與免疫抑制藥:在類固醇激素及細胞毒藥物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甲潑尼龍沖擊治療,即甲潑尼龍1g或(15~30mg/kg)溶于5%葡萄糖液150~250ml中,在1~2h內靜脈滴注,1次/d,3次為一療程,間隔3~4天再重復1~2個療程,治療期間及治療后以潑尼松(強的松)1~2mg/(kg·d)隔天頓服維持治療。此療法應用于血肌酐低于707μmol/L(8mg/dl)時,否則過晚會影響療效。甲潑尼龍沖擊治療比單純口服潑尼松(強的松)及細胞毒類藥療效明顯,尤其對Ⅱ型及Ⅲ型療效更好,其中70%病人可以脫離透析,維持正常腎功能兩年以上,但對Ⅰ型療效不明顯。聯合使用環磷酰胺(CTX)大劑量沖擊療法可使療效增強,腎功能好轉,尿蛋白減少和細胞新月體數量減少。環磷酰胺(CTX)用量0.5~1g/m2體表面積,每月1次,共6~12次。甲潑尼龍500~1000mg/d,共3天,其后口服潑尼松(強的松)60~100mg/d,3個月后漸減為30mg/d,再逐漸撤下。②
血漿置換療法:本療法是通過放出病人大量抗凝全血后,用離心分離或大孔徑纖維膜超濾,分離出其中的血漿與血球,并將血漿去除,每次2~4L,每天或隔天一次,然后補充等量健康新鮮血漿或其他代用品。本法可去除循環中的抗原、抗體、免疫復合物及炎癥介質,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改善機體內環境穩定性,有利于病情恢復。血漿置換療法Ⅰ型療效較好,特別是Ⅰ型疾病早期,在未發展到少尿性腎功能衰竭,血肌酐<530μmol/L(6mg/dl)之前開始治療,可使循環中抗體于1~2周內消失,大部分病情可獲好轉。應用此療法時,須同時應用類固醇激素及細胞毒藥物,以防止病情復發。常用藥為潑尼松(強的松)60mg/d,(飲食保健
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預防感染,飲食以低蛋白為主,注意補充維生素。避免應用損害腎臟的藥物。
預防護理
1.
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預防感染,飲食以低蛋白為主,注意補充維生素。避免應用損害腎臟的藥物。2.
在藥物治療期間,每1~2周門診復診,觀察尿常規,肝、腎功能,生長發育情況,以指導療程的完成。3.
活動性病變控制后及療程完成后,應重復腎活檢,評價腎組織病理改變情況,觀察是否存在慢性化傾向,以便及時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