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在人體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腎上長惡性腫瘤會讓患者焦慮不已,擔心是不是會直接會危及到生命安全。的確,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病癥,多發于中年男性身上,它最常見的病癥表現為尿液中帶有血、腹部有腫塊以及出現腰背疼痛,隨著病情的加重還會有更加嚴重的癥狀出現,所以及時地就醫治療非常重要。這種病癥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通過手術,當然還需要術前栓塞以及介入性治療的配合,為了自身的身體健康,患者需要及時地接受手術。
1. 疾病的概述
腎,俗稱腰子,腎的惡性腫瘤中腎癌約占80%~90%,多見于40歲以上男性。腎癌可發生于腎的任何部位。腫瘤逐漸生長可侵入腎盂、腎盞與輸尿管。還可侵入腎靜脈,形成腎靜脈、下腔靜脈甚至右心房癌栓,可擴散至腎周圍組織并通過血液與淋巴形成遠處轉移。
2. 診斷要點
腎癌的早期常無癥狀,其典型三大表現為血尿(尿中帶血)、腹部腫塊和腰背疼痛。血尿說明腫瘤侵及血管或腎盂腎盞,標志病程已為進展期。腎癌可產生多種激素和激素樣物質而引起各種不同的癥狀,其中包括①紅細胞生成素可引起紅細胞增多癥;②甲狀旁腺樣激素引起血鈣過高;③腎素可引起高血壓;④腎上腺糖皮質類激素可引起Cushing綜合征。
腎癌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及相關檢查。典型三大癥狀都出現時已是晚期。X線平片診斷價值不大;在腫瘤侵犯腎盞腎盂后,靜脈腎盂造影可以顯示腎盞腎盂受壓侵蝕所產生的變形、擴張積水等改變。二維超聲目前已成為診斷腎癌的常用檢查方法,超聲鑒別腎囊腫與腎實質性腫塊準確性可達90%~95%。CT是診斷腎癌不可缺少的手段,可顯示腎癌的大小、部位、侵犯范圍和有無淋巴結腫大、靜脈內癌栓及鄰近器官的轉移等。MRI在診斷腎癌和對其正確分期中的一個重要作用是顯示腎靜脈和下腔靜脈癌栓。MRI對于了解腎癌與周圍器官和結構的關系也有較大的幫助,可以從不同的平面來觀察腎癌是否已經侵犯了周圍的器官和結構。腎動脈造影是診斷腎臟腫瘤性疾病的重要方法,成為介入放射診斷治療中的重要環節。腹主動脈造影及選擇性腎動脈造影可為選擇治療方案提供資料并為介入治療提供指導。
3. 治療選擇
根治性手術切除是腎癌的首選治療方法,其他有介入治療、激素療法、化療和免疫治療等。介入治療腎癌用于1.術前栓塞:手術前將腎動脈栓塞的優點主要在于減少術中出血,減少腫瘤經靜脈轉移的可能。腎動脈栓塞后24~72小時,被栓塞腫瘤和腎臟發生水腫,腎臟的界面顯示得清楚, 有利于腫瘤的剝離和徹底切除。 2.單純性介入治療是對晚期腎癌無手術指征或不愿手術治療病人的姑息治療。目的是使腫瘤梗塞,可控制或緩解腫瘤所產生的嚴重癥狀,并使腫瘤縮小,穩定和改善全身狀況,延緩腫瘤生長速度。
通常采用股動脈穿刺作腹主動脈造影或選擇性腎動脈造影,在觀察血管造影表現后,對腫瘤相關血管作選擇性與超選擇性灌注化療藥物和栓塞。栓塞可分為永久性或暫時性、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常用栓塞劑包括:無水酒精、明膠海綿、中藥白芨粉、鋼圈及碘油+抗癌藥等。
4. 并發癥及處理
1. 栓塞后綜合癥:包括栓塞側腰痛、低熱、惡心嘔吐,一般較輕,采用對癥處理短期內即可恢復。2. 異位栓塞:由于栓塞材料在X線下的可視性差或存在側支交通血管,使栓塞材料進入其它部位,形成異位栓塞。對于較輕的異位栓塞,經對癥處理,一般無嚴重后果。極個別栓塞脊髓供血動脈者可產生下肢癱瘓及大小便失禁等嚴重后果。對于有大動靜脈瘺者,有發生肺栓塞的可能。
5. 保健與康復治療
作為姑息性治療表示腫瘤不可能根治,尚須進一步化療或作其它治療。一側腎動脈栓塞后要注意保護另一側腎功能,多飲水,忌用影響腎功能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