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葉狀乳腺腫瘤是乳腺腫瘤的一種,這種疾病非常少見,在乳腺腫瘤占比中也非常低,比例是0.3%-0.9%。分葉狀乳腺腫瘤又分為良性、交界性、惡性三類,在女性的各年齡階段都有可能發病,高峰期是在40歲左右,發病率多的人群是在女性絕經前、哺乳者。
發病原因
1.內分泌激素紊亂:國內資料顯示PTB發病呈現3個高發年齡階段,即(1)青春期月經初潮,體內內分泌激素出現紊亂;(2)結婚生育后停止生育,體內內分泌激素紊亂;(3)絕經前后體內內分泌激素紊亂。
男性和青春前期很少發病。
2.在纖維腺瘤基礎上形成:因為年輕患者的發病與纖維腺瘤明顯有關,甚至原本就可能起源于纖維腺瘤。有研究認為某些等位基因的缺失和擴增在纖維腺瘤向葉狀腫瘤的發展進程中起作用,有1/5患者同時或在纖維腺瘤的基礎上出現兩種病變,而且有些腫瘤同時具有纖維腺瘤和葉狀腫瘤的組織學特征。
3.其他因素:還有與種族、地域、衛生習慣、生育哺乳等因素有關的報道。
預后防護
乳腺葉狀囊肉瘤以手術切除為主完全切除后,一般預后良好。良性者如手術切除不徹底,局部亦可復發,而再次行廣泛切除后仍可獲得較好的效果部分惡性型手術雖可局部治愈,但如發生血運轉移,常導致嚴重后果。本病的特點為:局部復發常在手術后2年內,一般認為年齡因素及腫瘤大小對復發影響不大,主要的影響因素是組織類型和其生物學特性及與手術切除范圍有關。復發的病例要注意,有時病變變得更易侵犯性生長的類型,但多數良性型者經過進一步局部擴大手術取得較好的效果,也有發展成與原來腫瘤不同的組織類型。目前對化療、放療的效果尚無一致的評價。
命名繁多
曾經命名繁多:分葉狀囊肉瘤、假性肉瘤樣腺瘤、腺黏液瘤、癌肉瘤、乳頭狀囊肉瘤、巨大乳腺黏液瘤、乳腺混合瘤、巨大纖維腺瘤等,多達60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