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裂和骨折是不一樣的,骨裂只不過是骨頭上有了裂紋,而骨折是整個骨頭都斷掉了,所以骨裂和骨折比起來還是很輕的,但是骨裂的情況也不可以忽略,應該注意治療,平時多做一些康復運動。
1、緊急治療
在遭遇到撕脫性骨折時(受傷部位通常會快速充血腫脹,疼痛感強),此時不要再移動受傷部位(多發(fā)生于腳踝,膝蓋、肘關節(jié)部位),迅速到醫(yī)院就診于急診科和外科、放射科檢查治療。
撕脫性骨折固定后,關鍵是注意休息減少受損部位活動注意保暖。
2、一般治療
治療時要有藥物治療還要有儀器或是針灸,還有就是要加強附近的肌肉群得力量,尤其是小肌肉群的,記住是膝蓋的肌肉群,而不是大腿,當然,大腿也是要練得,但是主要還是膝蓋。
建議半蹲不要太深,30到45度角,半蹲時間不要過長,10分鐘以上,20分鐘以下;不行的話可以蹲的再淺一些,但是時間最好要10分鐘以上。治療期間可以結合中醫(yī)治療,例如吃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或者做一些自我康復理療運動等。
骨裂局部癥狀
1、局部疼痛和壓痛
不過是骨裂后因局部組織的損傷還是不妨肌肉痙攣,都是會產(chǎn)生疼痛感的。并且在患處會有明顯的壓痛和縱軸叩擊痛的癥狀。
2、局部腫脹、瘀斑和皮膚擦傷
骨裂后局部血脈損傷,阻塞絡道,可出現(xiàn)腫脹。若骨折處出血較多,溢于皮下,即成察斑。若骨折處肌筋膜完整而使出血不能外溢,或因折端壓迫,循環(huán)受阻,可使肌筋膜問區(qū)內(nèi)壓力持續(xù)增高,影響動脈血的灌注,從而造成肌肉的缺血、缺氧,嚴重者可導致肌肉壞死和缺血性肌攣縮。
3、局部功能障礙
骨裂后,由于肢體內(nèi)部支架遭受破壞,肢體失去應有的杠桿作用,同時因疼痛而引起肌肉反射性痙攣,肢體功能可部分受限或完全喪失,但青枝骨折、嵌插骨折不一定有明顯的功能障礙,須仔細檢查,以防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