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一直跳動是維持我們生命的基礎,如果心臟停止跳動就意味著生命的結束,所以很多人不了解到底是我什么維持心臟的跳動,心臟規律的跳動其實是一種自動節律性的表現。
1、心臟的心肌細胞并不都是同一類型的,可粗略地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普通的心肌細胞,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含有豐富的肌原纖維,執行收縮功能,故又稱為工作細胞;另一類是一些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細胞,組成心臟的特殊傳導系統,其中主要包括P細胞和浦肯野細胞,它們除了具有興奮性和傳導性之外,還具有自動產生節律性興奮的能力,故稱為自律細胞。工作細胞不能自動地產生節律性興奮,因而不具有自動節律性。這種自動節律性是沒有外來刺激的條件下,自動發生的。
2、心臟能規律的跳動,就是這種自動節律性的表現。自律細胞在心臟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在心臟的特殊傳導系統中,包括竇房結、房室交界、房室束和末梢浦肯野纖維網等,自律細胞分布最多、最集中。特別是在竇房結中,就有幾千個這樣的自律細胞。
3、既然能自動發出節律性沖動的部分都可成為心臟跳動的發源地,那么為什么正常跳動著的心臟并不表現出各部分的節律,而是只產生一種節律,并在這種節律的支配下,心臟總是有規律的跳動著?這是因為從竇房結發出的沖動,比心臟其他部分發出的沖動更強烈、更明顯,因而竇房結就成為支配心臟節律的主要部位,主導整個心臟興奮和跳動,成為正常心跳的發源地,專業稱之為正常起搏點。而其它部位自律組織并不表現出它們自身的自動節律性,只是起著興奮傳導作用,稱為潛在起搏點。
4、在某種異常情況下,竇房結以外的自律組織(例如,它們的自律性增高,或者竇房結的興奮因傳導阻滯而不能控制某些自律組織)也可能自動發生興奮,心臟則依從當時情況下節律性最高部位的興奮而跳動,這些異常的起搏部位則稱為異位起搏點。
5、在正常情況下,竇房結每分鐘發放60~100次的節律性沖動。沖動傳到心房引起心房收縮,再由心房沿著房室結、房室束支傳到心室,引起心室的收縮。在竇房結不間斷的、有規律的沖動激發下,導致整個心臟的活動,表現為每分鐘60~100次的有規律的心跳。由竇房結發出的節律,稱為“竇性節律”,正常人的心律都是竇性心律。
6、我們心臟的跳動是心臟自身的機能,是心臟自己產生的。但是,在整個心臟的活動中,明顯地受到神經活動的影響,身體任何部位的感覺,例如疼痛、冷和熱、激動的情緒等等,都可以引起心跳的節律改變,使心跳減慢或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