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誘發濕疹的病因有很多種,比如氣候變化等,而患者手部則表現為小片狀皮損、甲周皮膚腫脹等。面對這些癥狀,專家建議可采用內用藥物治療,也可以外用藥物治療,當然也可以兩者同時使用。
一、病因
由外在因素與內在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外在因素如各種化學物質(如化妝品、肥皂、合成纖維)、動物毛皮、生活環境、氣候條件等均可誘發手部濕疹。內在因素如食物、精神緊張、失眠、過度疲勞、情緒變化等均可產生加重手部濕疹的條件。
二、臨床表現
手部濕疹的皮損呈亞急性或慢性濕疹表現,常發生于指背及指端掌面,可蔓延至手背和手腕部,境界不清或呈小片狀皮損。慢性病程時可浸潤肥厚,因手指活動出現皸裂。甲周皮膚腫脹,指甲可變厚而不規則。手部濕疹也可發生于掌側,具局限性,但邊緣不明顯,多粗糙,有小丘皰疹、皰疹及浸潤肥厚,冬季常開裂。
手部濕疹僅發生于指尖部時,又稱指尖濕疹。發生于掌中部及指掌側時,皮損干燥,角質增生,皸裂稱為慢性復發性水皰/角質增生性手部濕疹。皮損也可發生于鄰近兩指至掌部遠端掌指關節皮膚,皮損形態如圍裙狀,又稱圍裙樣濕疹。因手部經常接觸動物及內臟引起的手部濕疹,又稱為屠宰場濕疹。
三、治療
1.內用藥物治療
目的在于抗炎、止癢。可用抗組胺藥、鎮靜安定劑等,有繼發感染者加用抗生素。
2.外用藥物治療
亞急性期可選用糖皮質激素乳劑、糊劑,為防止和控制繼發性感染,可加用抗生素;慢性期可選用軟膏、硬膏等;頑固性局限性皮損可用糖皮質激素進行皮損內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