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長痘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癥狀,其實對于這種癥狀也不要太過的擔憂,在飲食當中做到清淡飲食,多喝水,注重皮膚的清潔就可以,放血療法,其實主要是治療因為熱性病癥而引起的痘痘。
一、適應癥
放血療法適用于熱性病癥及體質壯實的患者。如瘟病、波動熱、擴散傷熱、癤腫、丹毒、黃水病、麻風病、瘡瘍癥等等。而有一些病癥則不宜用放血療法,如偏寒性病癥,象浮腫、胃火不足的胃寒消化不良、隆病及培根病,對于孕婦、虛弱、產(chǎn)后、小兒、七十歲以上老年人等,均為禁忌之列。
二、放血時機
根據(jù)病情和病種的不同,大致可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這三種不同時機進行治療。凡是熱性病早期,應在熱癥才起,熱勢亢盛的時期,及時放血。有些病則在病程的中期,當寒戰(zhàn)才停,身體才感麻重之時,就及時刺血,放出惡血,以免熱性擴散,難以控制。而在血病及赤巴病過程中,病血已散布在脈道之中,或因飲食不當而有余熱未消,已散布于脈道,雖屬晚期,也可放血治療。
三、放血過程
分為鼓脈、進刀、察血、掌握出血量等步驟。所謂鼓脈法,就是設法使血流旺盛,這需要在放血前三天先服一些藥如三果湯(由訶子。毛訶子、余甘子組成),目的是把病血和好血分開。放血前應溫暖軀體,待血流旺暢時,用扁形細繩捆扎放血以上部位。放血進針的穴位都有固定,要避開要害部位及命脈部位。藏醫(yī)正在為病人治療
四、注意事項
(一)孕婦、產(chǎn)后、12歲以下的兒童、70歲以上的老人禁用此法。
(二)胃火虛衰、嘔吐、泄瀉患者禁用。
(三)嚴格掌握放血量,病血放盡出現(xiàn)正常血色,立即停止放血。
(四)血泡沫上出現(xiàn)覆蓋有紅色血皮者,停止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