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血友病是臨床常見的遺傳性出血性疾病,患者會容易出現皮膚粘膜有出血的傾向,尤其以以以鼻衄與牙齦出血最常見,當然也要注意與出血性疾病進行鑒別不可盲目。
一、血管性血友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遺傳性出血性疾病,其發病機制是患者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基因突變,導致血漿vWF數量減少或質量異常。國外報道vWD發病率約為千分之一。我國尚無統計學資料。由于vWD的類型不同,臨床出血表現相差很大,實驗室檢查比血友病復雜,輕癥患者的變化不典型,常需結合病史與臨床綜合判斷。
二、臨床表現
vWD多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少數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男女均可患病。
患者有皮膚黏膜出血的傾向,以鼻衄與牙齦出血最常見,這與血友病以關節及軟組織出血為主的臨床表現有很大不同。女性患者常有月經過多或分娩后大量出血。由于vWD的類型不同,臨床癥狀輕重不等。輕者(1型)僅有月經過多,在拔牙或其他小手術后出血不止,或在家系調查時才被發現;2型出血危險為中度;重癥(3型)患者出血明顯,也可像血友病那樣發生自發性關節與肌肉出血。家族中不同成員的出血表現及嚴重者也不相同。患者的出血傾向可能隨著年齡增加而減輕[
三、鑒別診斷
1. 與所有出血性疾病進行鑒別。
2. 肝功能異常誘發出血:維生素K缺乏相關的出血與肝衰竭相關出血最佳的鑒別方法是測定凝血因子V的含量。因子V是由肝臟合成,不依賴維生素K。重癥肝病患者,因子V和維生素K依賴的凝血因子全部減低;而維生素K缺乏癥患者,因子V的水平正常。
3. 其他疾病的鑒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