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脫垂的癥狀就是肛門有墜脹感,而且患者由于肛門括約肌比較的松弛,容易導致粘液流出肛門外,造成肛門潮濕,有的還可能會發生充血,水腫或者是皮膚瘙癢的癥狀。
癥狀一、墜脹:
患有直腸脫垂粘膜下脫,從而導致直腸或者結腸套疊在一起,這會壓迫到肛門,可產生墜脹感,有時還會出現股部和腰骶部墜脹。
癥狀二、潮濕:
有的患者因為肛門括約肌比較松弛,收縮無力,所以常會有粘液從肛門內流出,患者會有潮濕感。直腸脫垂后如果沒有及時復位,可發生充血、水腫或糜爛現象,粘液刺激周圍的皮膚可導致皮膚瘙癢現象發生。
癥狀三、脫出:
脫出是直腸脫垂的主要癥狀,在排便早期就可出現直腸粘液脫出現象,便后可自動復位。但是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病情會逐漸加重,有時在患者咳嗽、走路、負重、下蹲時也會出現脫出現象,而且不容易復位,需要用手去推,或者臥床休息后才能復位。
癥狀四、出血:
直腸脫垂一般不會有出血現象,但是如果糞便比較干燥就有可能損傷粘膜,從而就會出現出血癥狀,一般表現為糞便帶血或者手紙上有血,出血量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