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骨裂可能是在生活當中,不注意導致意外傷害所引起的,而在治療問題上應該注意給予固定,預防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而且在恢復期要注意不能夠做劇烈運動。
(一)石膏托或管型固定 此法適用于無移位髕骨骨折(就是您這種),不需手法復位,抽出關節內積血,包扎,用長腿石膏托或管型固定患肢于伸直位 3~4 周。在石膏固定期間練習股四頭肌收縮,去除石膏托后練習膝關節伸屈活動。
(二)切開復位固定 髕骨骨折的內固定方法多種,可分為兩類,一類行內固定后仍需一定時間的外固定;另一類內固定比較堅強,不需外固定。
1.改良張力帶鋼絲內固定術 (1)適應證 a. 髕骨橫行骨折; b. 能復位的髕骨粉碎性骨折。 (2)手術方法 髕前橫弧行切口,顯露骨折線,自遠折端骨折面,逆行穿出用兩根直徑 1.5mm 的克氏針固定骨折端,手伸入關節腔內,觸髕骨關節面平整后,用鋼絲環繞克氏針固定。另一針用同樣方法固定。 (3)術后處理 不用外固定,術后第二天練習股四頭肌收縮,多數骨折病例在術后 2 周能屈膝 90 °并下地行走。
2.髕骨上極或下級切除,股四頭肌腱重新附麗術 (1)切除較小骨塊或骨折粉碎部分,將髕韌帶附麗于髕骨上段,或將股四頭肌附麗于髕骨下段骨折。 (2)術后處理 用多量敷料包扎,長腿石膏伸直位固定 3 周,去石膏后不負重練習關節活動。 6 周后扶拐逐漸負重行走,并加強關節活動度及股四頭肌肌力鍛煉。此法可保全髕骨作用,愈合快,股四頭功能得以恢復,無骨折愈合及關節面不平滑問題。
3.髕骨全切除 適用于不能復位,不能部分切除的嚴重粉碎性骨折。切除粉碎骨折塊時,應盡量保護其骨膜及股四頭肌腱膜。切除后縫合撕裂的擴張部及關節囊,使其恢復到正常松緊度。然后,將股四頭肌腱下拉與髕腱縫合。不能直接縫合者,可用股四頭肌腱翻轉修補縫合。在股四頭肌腱上做“ V ”形切口,把切下的腱瓣下翻,修補切除髕骨后新形成的缺損。也可用股外側肌及股四頭肌腱的外側部的肌腱瓣向下翻轉修補切除髕骨處的缺損。術后石膏托固定 4 周,練習膝伸屈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