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上班族和學生也因為各種壓力,而造成了自己的精神長期的處于一種緊張的狀況。而根據科學權威報道,我國現在很多人多多少少有一些精神類的疾病,比如說躁狂癥和狂躁癥就是其中的兩種,但是一般人針對這兩種病癥,卻很難作出一個正確的區別,那么躁狂癥和狂躁癥是一樣嗎?
專家解析:暴躁不等于狂躁
暴躁是指在一定場合受到不利于己的刺激就暴跳如雷的人格表現缺陷。暴躁一般是在熟人或親朋好友之中才暴露無遺,而在生人或生疏的環境中則能控制。就像小閆他在妻子面前可以無所顧忌,因而一不順心就會激動憤怒。而在同事、領導面前為了保持自己的氣度和自尊,即使受到不利于己的刺激也會盡量忍耐。
暴躁屬于心理問題,像小閆這樣的情況調整一下自己的睡眠方式、多鍛煉、多尋找樂趣、多加強心靈的修養,就能克服。它與狂躁是有很大區別的。狂躁實際上是躁狂癥的重型階段的一個病理性表現。那么什么是狂躁呢?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案例來看一下。
經典案例:工作狂變工作“狂”,原是躁狂惹禍!
李新是福州某公司的中層領導,最近他接下了一件大工作,老板明確表示只要他完成了這項工作立刻就會成公司高層。這讓李新變成了一個工作狂,每天起早貪黑地工作,睡眠時間不超過3小時。照理說這樣的作息,應該讓李新疲憊不堪,可奇怪的是他一點都不覺得累,反而精力充沛,思考起問題來也是靈感噴發。
就在李新志得意滿的時候,手下小王卻在工作中犯了一個小錯,小王本以為這是件小事,誰知一向脾氣不錯的李新卻爆發了——
他指著小王的鼻子大罵,小王不過頂了一句嘴,他操起三寸多厚的文件夾就向小王砸了過去,小王猝不及防被砸得頭破血流!這下李新也嚇到了,事后回憶他當時是覺得小王要打自己,才會下意識地拿起文件夾反擊。福州神康醫院的醫生根據他的情況判斷他是患上了躁狂癥。
通過以上幾段文字的一個簡單的概括,相信大家對于躁狂癥和狂躁癥一樣嗎這個問題,應該有了一個更加正確的認識了吧!當然除此之外,我還要說明一下,無論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壓力有多么的沉重,我們都不要長期的處于一種緊張的狀況。平時我們盡量多的能到戶外多進行運動,多結交些朋友,這樣才能保障我們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