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臟和心臟的關系,有生理和器質性的區別。造成器質性的原因有三:生理性氣短和一過性氣短,生活要有規律,勞逸結合,適當進行體育鍛煉,氣短就會消失。
氣短,有器質性和生理上的區別。造成器質性的原因有三:
1、有些患者過去有過肺部疾病,雖然治愈了,但肺部功能受到影響,經常感到吸氣不足,呼吸費勁,這是由于肺組織彈性減弱,小支氣管狹窄,肺部呼吸面積減少所致。
2、有些人心臟功能不佳,肺部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必須通過心臟把血液泵到肺部。當心臟功能不佳時,供血不足時,也可出現氣短。氣短的特點是勞動時加重,休息時緩解或不出現;仰臥位時加重,坐位時減輕。
3、有些慢性病患者還會出現氣短的現象,比如重度貧血、糖尿病等。
生理性氣短也叫暫時性氣短。短暫氣短的原因是:
1、吸入中樞出現抑制現象。通常情況下,人體均勻地通過肺部一呼一吸完成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換。但是,有時候二氧化碳在肺部積聚,刺激吸氣中樞的興奮,使吸氣加劇,產生短暫的深吸氣,隨之出現一口氣的現象,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2、埋伏工作時,由于低頭呼吸,會出現憋氣和氣短現象,當抬起挺身解除壓抑感后,再進行深吸一口氣補償現象。
3、人全神貫注,精力高度集中,而坐姿不佳,因呼吸長時間處于淺表狀態,致使肺泡換氣不足,此時深吸一口氣,是對淺表呼吸的一種補償。
4、腹部脂肪較多的肥胖者,由于膈膜上下活動受限,影響肺呼吸功能,容易出現氣短現象。
5、也有一些人由于思慮過多,心里悶悶不樂,情緒低落,有時也會抑制呼吸中樞,當呼吸中樞恢復正常時不自覺深吸一口氣,這是大腦興奮和抑制之間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