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細胞中嗜酸性粒細胞是其中一種。生活中有許多人在進行身體檢查時候會出現嗜酸性顆粒細胞偏低的情況,對于一些對嗜酸性顆粒細胞不了解的人,聽到此情況都會有所恐慌,擔心自己是不是患上了什么疾病,那么,嗜酸性顆粒細胞偏低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們就隨著專家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一下吧。
專家介紹說,嗜酸性粒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該細胞減少見于:
1.較嚴重疾病的進行期,如:傷寒,急性心肌梗塞等
2.當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或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時,嗜酸粒細胞減少;
3.嚴重燒傷或大手術后,嗜酸粒細胞減少,大手術后,一旦嗜酸粒細胞恢復正常,表示手術反應消失,病情好轉。
單憑嗜酸性細胞不能診斷疾病,要結合臨床表現,無特殊不適,建議過段時間復查!
嗜酸性粒細胞偏低,在勞動、寒冷、饑鋨、精神刺激等情況下,交感神經興奮,通過下視丘刺激垂體前葉,產生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使腎上腺皮質產生腎上腺皮質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可阻止骨髓釋放嗜酸性粒細胞,并促使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向組織浸潤,從而導致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細胞減少。因此正常人嗜酸性粒細胞白天較低,夜間較高。上午波動較大,下午比較恒定。
嗜酸性粒細胞減少(eosinopenia):常見于傷寒、副傷寒初期,大手術、燒傷等應激狀態,或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后,其臨床意義甚小。
通過以上專家關于引起嗜酸顆粒細胞偏低的一些原因的詳細解答,相信現在大家應該對于嗜酸性顆粒細胞偏低是怎么回事應該已經有所了解和認識了吧,希望以上的介紹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在此專家提示,如果出現嗜酸性顆粒細胞偏低的情況,應及時的去正規專業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