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寶寶由于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往往總是會用哭泣的方式來表達,但是寶寶總是哭鬧特別容易導致嗓子變啞,然而嗓子啞如果不及時的進行治療和調理,嚴重的時候特別容易導致嗓子發炎,這對寶寶的正常生活也有著一定的影響,而且嗓子出現疼痛會讓寶寶有的時候無法正常飲食,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寶寶哭的嗓子啞了怎么辦?
寶寶哭的嗓子啞了怎么辦
哭,對于沒有語言表達能力的孩子來說,那是需求沒有達到的一種表達方式和抗議,當一個人他得到滿足,是不會喜歡哭的,當然,這種需求有時是正當的,有時卻是無理的,做為家長,要學會判斷和分析,正確的、合理的,就應該滿足,而不是讓孩子通過哭鬧才會得到;錯誤的、無理的要求、即使哭鬧也不可以屈服,要讓孩子慢慢的懂得??靠摁[要挾家長是沒用的,他就不會那樣肆無忌憚的哭鬧了。
另外,孩子在哭鬧時,家長切不可情緒與孩子一樣的激動和不可控制,往往是當孩子哭時,家長的聲音一高,孩子就會比你還高,此起彼長,最后不可收拾,而當家長做個冷處理,不愈理睬(當然不是真的棄之不管,而是給孩子一個錯覺,讓他感到感到沒人理他)孩子也就會慢慢的冷靜下來的,等他不再哭鬧了,家長在與他溝通和交流,效果就會很好。
至于嗓子嘶啞,人發聲音要借助嗓子,嗓子就是喉,是重要的發音器官,是下呼吸道的門戶,是由軟骨構成的支架與聲帶、室帶組成的。聲帶像兩條白色的帶子,類似琴弦。發音的時候,氣流自肺部呼出沖擊聲帶,再經過喉腔、咽腔、鼻腔及胸腔的共鳴作用,加上唇齒的協調運動配,而發出聲音。在發聲過程中,聲帶的張力、長短、厚薄對發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兒童發聲應該是悅耳動聽的。出現聲音嘶啞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孩子沒有學會科學發聲。長時間用嗓過度或高聲喊叫是兒童聲音嘶啞的主要原因。
兒童的聲帶比較柔嫩,組織比較疏松,高聲喊叫會導致聲帶充血、水腫。由于兒童發育尚不成熟,在心理上卻在逐漸擺脫依從狀態,自我表現欲強,自我控制能力弱,很容易用聲過度傷及聲帶。
長期聲音嘶啞者多數已形成聲帶小結。輕者發聲無力,音調改變,重者聲音嘶啞,甚至呼吸困難。如能及時發現并予以糾正,兒童聲音嘶啞一般預后良好。
為了避免孩子聲音嘶啞,家長應提醒孩子在讀書和唱歌時不要用聲過度,平時要避免大聲喊叫,不要說話太多,長時間說話后和大聲哭過后不要吃冷飲,以免發生急性喉炎。另外,飲食要注意清淡,患傷風感冒要及時治療,同時要注意室內和環境衛生。
每逢用嗓完畢感到嗓子干時,應多飲些溫開水。
對于已出現聲嘶情況的兒童,應禁聲一周或盡量少說話,同時口服潤喉片,消除喉部炎癥,有條件者可用霧化吸入療法。
上面就是對寶寶哭的嗓子啞了怎么辦的介紹,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定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如果不及時治療,就特別容易導致這樣的情況出現,而且也是極容易復發,所以一定要引起家長的注意,而且平時也要盡量少讓孩子總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一定要多加注意寶寶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