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俗話說:人到中年體質就不是很好了。為什么這么說,我們身體很好的時候就是在我們年輕的時候,每一天我們的身體都在發生著變化,那么大家知道每個人身體的不同,很多人身體是陰虛的,但是里面卻似內熱的,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家說說關于陰虛生內熱的基本介紹吧,大家來了解了解吧!
1.陰虛生內熱具體解釋
由于人本身就是一個自然的新陳代謝過程,所以到了四五十歲的時候,特別女性更年期這個階段,體內的陰氣減少了很多,由于“陰虛生內熱”所以就會出現這種表現。陰虛的人陰津虧少,體液和油脂分泌不足,身體呈缺水狀態,所以會感覺到哪兒都發干、手足心熱、心煩易怒、睡眠不好。
針對這種陰虛導致的虛火,最根本的是要滋陰,比如說多吃一些銀耳、甲魚、萵筍、黑芝麻等滋陰的食物。尤其要注意“秋冬養陰”,居住環境宜安靜,運動鍛煉應重點調養肝腎,如可經常打太極拳、八段錦、固精功、保健功、內練生津咽津的功法等。最好每天堅持推腹,雙手相疊在肚臍上順時針按揉,或是從上到下推,由于腹部有很多的經脈,尤其是任脈在腹部正中線上,它是“陰脈之?!?,所以陰虛體質的人群,通過推任脈和腹部的一些穴位,效果會很明顯。
其實,人的健康全賴于陰陽平衡,如果陰陽失衡,二者不能相輔相成,就會產生各種健康問題。《素問·生氣通天論》載:“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并乃狂”。也就是說,陰藏精于內,并且不斷扶持陽氣;而陽氣則護衛于外從而使體表固密。如果陰不足以制約陽,陽氣過于亢盛,就會使血脈流動加快,如果這時再受一點熱邪就會使陽氣更加亢盛而發為狂癥。這也說明了陰虛體質的人,陽氣亢盛不耐熱邪?!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分羞€說:“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干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氣促,無汗,發熱,口干而煩悶,腹脹滿,耐受冬天而不耐受夏天等陽氣亢奮的現象。由于陰虛陽盛,所以就會出現虛火造擾不寧的癥候,這也正是陰虛體質的人很容易出現的病理表現。
《黃帝內經》中不但指明“陰虛則內熱”,同時又說:“陽勝則陰病,陰勝則陽病”,并且“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更進一步說明了陰陽的互根性。陰虛必然陽亢,陰虛體質的人要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卻不能損陽,而只能滋陰。其實人的身體機能在實際生活中使陰和陽處于一種相對平衡中。在相互支持和代償中維持一個相對的平衡。比如說我們用一涼一熱兩杯水來維持陰陽的平衡,如果涼水損失了,熱水自然相對多了,但這種多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增加。因為“獨陽不長”,身體為了重新達到平衡就會減少熱水,這個時候無論你減少還是增加這杯熱水都是不對的,你該做的是想辦法讓這杯涼水增加,這樣才能重新達到應有的平衡。
2.典型的陰虛體質在日常生活中該注意點什么
陰虛體質的人大多性情急躁易怒,所以首先注意精神調養,養成冷靜、沉著的習慣,閑暇時多聽悠揚音樂有利于調整情緒。另外,熬夜、工作緊張、劇烈運動、酷熱環境都會加重陰虛體質的偏頗,出現明顯不適,所以起居規律對陰虛體質的保健非常重要。在飲食上要多些吃清淡食物。如果有條件,可以多進行足浴和腳部按摩,這樣利于鎮靜安神。
好了,上面就是我們關于陰虛生內熱是什么原因的一些基本的介紹了,大家看完上面是不是知道我們自己的身體是什么樣的情況呢?我們的目的就是讓大家知道我們在生活當中怎么去注意陰虛生內熱的情況了,上面的文章的情況,還是希望大家去注意注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