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血管疾病在現代生活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醫學上也越來越被引起重視。如果腦血管疾病發現及時,可以采取有效方法治療康復,但如果病情拖延嚴重的話,生命就危險了!醫生表示,蛛網膜下腔出血是最常見的腦血管病之一,一旦出現蛛網膜下腔出血必須要進行搶救,但同時需要注意一些護理措施。
? ?一、急救
? ?一旦發生蛛網膜下腔出血應及時在當地有條件的醫院進行治療或轉送醫院搶救治療,轉送病人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 ?1、盡量讓病人保持頭高側側臥位,避免舌根后墜阻礙通氣;
? ?2、及時清理患者口中的嘔吐物,以免誤吸入氣道;
? ?3、盡量避免長途轉送,選就近有條件的醫療單位治療;
? ?4、轉運前應給予脫水、降壓等治療;
? ?5、運送過程中盡量避免震動;
? ?6、轉送病人時應有醫務人員護送并隨時觀察病情變化;
? ?7、有隨時進行搶救的基本設施。
? ?不論是手術治療或是內科治療后,一定要預防再出血的發生。主要措施是避免重體力勞動、情緒激動、控制血壓,另外對可引起出血其他高危因素,如糖尿病、心臟病、肥胖、高血脂、吸煙、過度飲酒等疾病和不良生活習慣。
? ?二、護理
? ?1、病因治療 目前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是行急診腦血管造影查明出血灶,開顱結扎出血血管,清除積血以及尋找出血原因,可進行手術切除術,以防止再復發。
? ?2、腦積水的防治 蛛網膜下腔出血急性期大量積血堵塞了腦池,并影響腦脊液回收入大腦鐮靜脈竇,因而引起急性腦積水導致嚴重顱內壓增高,以后可逐漸轉為慢性腦積水。另外,蛛網膜下腔積血過多,血液刺激炎性物質分泌,造成纖維素粘連及蛛網膜顆粒被閉塞,容易形成正常壓力腦積水。因此,如何把蛛網膜下腔中的血液盡快清除,是十分重要的問題。
? ?采用置換腦脊液,能減輕血液對腦膜的刺激,減少了致腦血管痙攣的因素,注入生理鹽水使顱壓保持相對穩定,又能稀釋血性腦脊液,預防出血后的蛛網膜粘連。本療法不失為一種安全而又有效的治療新措施。但盡管有諸多優點,也不能說置換療法就沒有危險性,操作時應注意嚴格按規范操作,注意無菌觀念,放液速度要慢。置換不要過頻,應隔天或隔2天以上進行1次,而且一旦腰穿發現腦脊液已變清,則不必再置換,要據病情而定,不可千篇一律。對于診斷不明或疑有腦疝形成可能者,不宜進行。
? ?腦脊液置換術方法:①選擇發病48h后無呼吸困難及腦疝患者作為置換對象。②術前半小時先給甘露醇及速尿降顱壓。③腰穿成功后先測初壓,隨后緩慢放出腦脊液5~10ml,再椎管內注入鹽水5~10ml,重復上法2~3次,直至置換總量達20~30ml為止。最后一次不再注入鹽水而注入地塞米松5mg。隔天1次,一般置換3~5次,最多7次。
? ?嚴重疾病的突發往往會容易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及早發現疾病或做好預防措施是最不可忽略的。那么,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平時尤其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無論是在飲食上、作息上和心態上,這些方面都應該做好,這對預防蛛網膜下腔出血有著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