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腸胃的健康和我們的飲食有直接關系,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對我們的健康非常重要,但是生活中很多人經常會圖一時之快,總是亂吃東西,覺得這樣一次兩次沒有關系,但是經過長期日積月累總是會導致一些疾病誕生,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下面一起了解下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方法。
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屬于中醫學的“腸澼”、“久痢”、“臟毒”、“腸風下血”、“血痢”、“滯下”等范疇。中醫認為多由外感六淫之邪,內傷七情及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所引起。《素問·太陰陽明論》說:“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趁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其治療,應按臨床不同證型辨證施治。
濕熱下注型
臨床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大便中有黏液膿血,里急后重。治宜清熱燥濕,輔以止血止瀉。
處方:白頭翁30克,五倍子10克,黃連10克,黃柏10克,赤石脂30克,槐花30克。水煎服。
加減:血多加地榆炭15克;黏液多加乳香、沒藥各10克;久病體虛加黃芪、黨參、五味子各30克;腹痛甚,加延胡索、川楝子各10克。
下元虛寒型
臨床主要表現四肢不溫,久瀉滑脫不禁,大便中仍有膿血黏液。治宜溫補下元,收澀固脫。處方:炮姜炭10克,赤石脂30克,訶子肉15克,肉豆蔻(去油)10克,檳榔炭10克,海螵蛸15克。水煎服。
單方驗方
1、云南白藥,每次服0.2克,每日服3次,3~10天為1療程。
2、蒲公英30克,敗醬草30克,紅藤30克,穿心蓮30克,黃柏15克,加水煎至150毫升,溫度在30℃~40℃時作保留灌腸。保留8小時以上療效更佳。
3、錫類散,每次口服2支,開水吞服,空腹服,每日服3次。臨睡前又用錫類散3~4支,加溫開水40毫升混和,作保留灌腸。本方可使藥物直接作用于潰瘍面,控制炎癥,促進愈合。
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我們要根據自己身體情況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不要盲目自己食用藥物,同時也要及時調整自己的飲食,平時可以多喝一些熱的粥類,菜也要吃的清淡一些,如果還有不適一定要及時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