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是一種皮下紅色斑,邊緣比較清晰,用手按壓不會退色,絕大多數沒有明顯感覺,只是發現皮膚有紅斑,但沒有疼痛或瘙癢癥。
1、過敏性紫癜
病人可能會在關節、腹部等部位出現疼痛,這是因為關節或腹部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血管內的成分泄漏到外部,從而出現疼痛癥狀,一般兒童很少見,在哭鬧、叫喊、或精神特別緊張時,面部出現皮下出血;
2、血管內壓力增高型紫癜多為針尖大小、聚集或散在的瘀斑,在面部、上肢可出現腫脹,有許多紫點,數日后可消退;
3、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指不明原因導致皮膚內部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皮下出血癥狀,皮膚和黏膜會出現自發性出血,通常表現為針尖樣的皮內或皮下出血點,少數病人有結膜下出血和視網膜出血,并伴有發燒;
4、色素性紫癜性苔蘚樣皮病
與紫癜相似,表面光滑、圓或多角狀丘疹,通常在小腿、股部和軀干下部均對稱地出現,由于長時間站立等原因,皮下出現血樣,表面有紅點或擴張的毛細血管,可能有鱗屑,有時融合成邊緣不規則的斑片,邊緣比較模糊。
發生紫癜后要根據病因進行診斷、分類,才能有針對性的治療,假如是過敏性紫癜,要找過敏原,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假如屬于血管內壓力增多性紫癜,壓力減輕后一般能自行痊愈,壓力消失后幾天內就會消退,對于色素性紫癜性苔蘚樣皮病,患者要避免長時間站立,必要時服用邁之靈片、馬栗種子提取物片等藥物,能改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