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覺得,腰是身體的壓根,“善調之,則本固而葉榮”(明·吳昆《醫方考》)。腰部健壯,則如花草樹木一樣,根深而葉茂,令人容光煥發。想護腰、強腰,就一起來學習培訓這一穴道!
腰陽關
若脾腎虛、腎精偏虛,則非常容易出現腰部酸痛、站起不穩、仰俯不利落等病癥。因而,要通調腰部氣血,補腎壯陽強腰,就多按按腰陽關,給腰部做個“保健操”!
選穴法:站起或座位選穴,放前正中間網上,第4椎間盤橫突下凹痕中(在身體兩側下邊觸到骨盆最高處,為“髂棘”;髂棘聯線與后正中心線的相交點約平第4椎間盤橫突)。
按摩手法:行得通點揉法,手微握緊拳頭,大拇指腹按于穴道上,稍用力點揉,以覺得略微發熱為度。
也行得通捶法,手握著空拳,以大拇指側敲打穴道,幅度以覺得輕度酸脹為度。每一次可推拿2-3分鐘,2-3次/日。
取俯臥位,由別人幫助,將艾灸貼引燃后,放置間距穴道皮膚約3-5公分處,以穴道皮膚覺得柔和、略微通紅為度。每一次懸灸約20分鐘,1-2次/日。
腰部負傷時,患者主動腰部忽然“磣裂”或“閃裂”覺得,立刻覺得腰部乏力支撐點,因而,患者坐下去,乏力站起,需人幫扶,此外回身、低頭拾物,痛楚增長。
腰部扭到醫治:
耳穴壓丸法:是采用質硬而光潔的硬粒藥物如種子或藥粒等物貼壓耳穴,以取代耳針的一種耳穴治療方法。常見的原材料采用王不留行籽、油菜子、牛黃消炎丸、六神丸等。對于急性腰扭傷其作用機制是因為刺激性耳廓上的末梢神經和經脈,推動血液循環系統,造成止痛和減輕肌肉痙攣的功效。
特異選穴生產腰骶椎、神門、皮層下。
特異配穴生產年紀很大者加取肝、脾、心、腎、內分泌、生殖器官。
1.技巧醫治
腰部扭到,最先應舒筋活血,點按相關穴道,如腎俞穴、陽光、委中,技巧以接、推、滾、揉主導,當肌肉無力后,令患者側睡,先搖晃腰部,再側搬按。患者歷經醫治,腰部即覺松馳,審患者負傷水平,口服中藥材,外用萬洛佰股通,舒筋活血,合理減輕九成以上病人疼痛,實際效果優良,一般腰部扭到三個治療過程可愈。
指揉太溪穴:用兩示指上下太溪穴處,沿反方向方位輕輕地揉按轉動5~10分鐘。
2.捏夾人群中
站起位,用大拇指和示指的指肚捏鼻溝紋處的人群中,或用曲屈的示、中拇指夾人群中,使造成極強的疼痛后,另外漸漸地蹲下去、站起、低頭等開展腰部活動,一般施術2~3分鐘腰痛可顯著緩解或消退。此方法適用困擾在腰部正中間,腰部硬直如板者。
3.餡揉腰痛穴
全身釋放壓力,取患側手的2個腰痛穴,各自用拇、示指由輕到必爭之地掐揉,造成酸軟感,并相互配合從小到大的腰部活動,如上下轉動、屈式往后仰,約3~5分鐘,必要時再掐揉健側穴。該法對兩邊腰大肌處疼痛者實際效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