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一旦孩子生病或者磕碰了,父母都會著急的不得了。孩子幼小的時候,他的身體抵抗力比較差,就比較容易被細菌侵染,從而患上疾病。細菌性癩痢就是兒童經常會得的一種傳染病。但是很多父母都不這是一種什么病。
細菌性癩痢不是呼吸道傳染病。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由志賀菌屬引起的常見腸道傳染病。各年齡組小兒均易感,多見于3歲以上兒童。全年均可發病,多流行于夏秋季節。以發熱、腹痛、腹瀉、里急后重、黏液膿血便為臨床特點。本病可分為:急性菌痢、非典型菌痢、慢性菌痢及中毒性痢疾,其中中毒性菌痢病情經過極為兇險,起病急驟,突發高熱、驚厥或休克,如搶救不當,可迅速發生呼吸或循環衰竭而死亡。
急性細菌性痢疾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隔離、臥床休息、半流質易消化飲食。
(2)支持和對癥治療退熱、止吐以及止痙藥緩解腹痛等,另外應該按脫水程度給予液體療法。
(3)抗菌治療近年來對氨芐西林、慶大霉素等耐藥的痢疾桿菌菌株日益增多,最好根據藥敏試驗選用抗生素,可選用阿米卡星、第三代頭孢菌素、含酶抑制劑的第三代頭孢菌素或碳青霉烯類等藥物。
預防方法:做好個人衛生,喝開水不喝生水,用消毒過的水洗瓜果蔬菜和碗筷及漱口;飯前便后要洗手,不要隨地大便;剩飯菜要加熱后吃;做到生熟分開,防止蒼蠅叮爬食物;得病后要及時治療。
注意:痢疾桿菌最適宜生長溫度為37℃,在水果、蔬菜中能生存10天,牛奶中能生存24天,不耐熱,加熱60℃10分鐘即可滅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