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干槽癥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其實干槽癥簡單的說就是牙槽在拔牙之后,一直是處于一種干燥不充血的狀態,這種情況下,傷口是很難愈合的,干槽癥大多數是由口腔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骨窗感染,患上干槽癥最好少吃太燙或者是太硬的食物,平時最好少抽煙少喝酒,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1、倘若拔牙2-3天后,拔牙窩再次出現十日左右的放射性的、劇烈的、持續性的疼痛,并牽扯的臉部,脖子,耳根,及后腦勺部位的劇疼。可考慮是干槽癥。
2、倘若拔牙窩空虛,或有腐敗壞死的血凝塊,呈現暗灰色,當用棉球沾取牙窩,會有惡臭散發。這種情況一般拔牙時不會出現,當考慮是否是干槽癥。
3、還有,當拔牙窩骨壁有明顯的觸痛,創口周圍的牙齦紅腫,牙槽骨壁表面骨質壞死,有灰白色假膜覆蓋。而且局部的淋巴結有腫大,壓痛的情況,可能還伴有低燒,周身不適,可綜合考慮是否是干槽癥。
5、中醫角度解釋,干槽癥組織病理學表現為牙槽窩骨壁的淺層骨炎,或輕微的局限性骨髓炎。再者,齒為骨之余,腎主骨,到了拔牙的地步,說明腎虛問題當引起高度重視。
6、倘若平時有吸煙史,或女性常服避孕藥,及年齡大,都增加了得干槽癥的機率,因此養成好的生活習性非常重要。如論如何,建議:術后多漱口,少用舌頭舔創口,保持口腔衛生。放松心情,一旦出現不適,趕緊就醫。
治療原則:
健脾和胃,氣血雙補;或清熱解毒,祛風止痛。
1.藥物法。
①可應用健脾和胃,補氣生血的中藥,如山藥、扁豆、白術、六曲、麥芽、半夏、薏苡仁、白豆蔻、黃芪、黨參、當歸、阿膠、紫河車、何首烏。再隨證選用中藥,如風火實熱型選用敗醬草、白頭翁、山豆根、土茯苓、馬齒莧、白花蛇舌草、金銀花、板藍根、陳蒼術、白芷、白僵蠶。。
②中成藥選用歸芪丸、健脾丸、金銀花露。
2.外治法
①菊花12克,煮沸去渣。涼后漱口。
②蘆根30厘米(洗凈),煎湯去渣,涼后漱口。以上每日3—4次。用于風火實熱型。
③養陰生肌散或珠粉敷創口,每日4次。有消炎,促進愈合的作用。
3.針灸法取頰車、地倉、合谷。留針15分鐘。有止痛消炎作用。
4.護理法適當減輕工作強度,注意休息,睡眠充足。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口腔衛生。拔牙后24小時內不做劇烈的鼓腮漱口或吮血吐出的動作,盡可能保護拔牙創口內的凝血塊不被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