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濕、排毒表現:當艾灸時可能會感到出汗,此時可將汗液中的濕氣及毒素排除,也就是代謝廢物。紅疹、濕疹等也有可能出現。此外,艾灸后會出現排尿增多,頻繁腹瀉,而且味道更難聞;
3、排寒的表現:一般表現為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發燒、鼻塞、咽喉腫痛、全身無力、頭暈、耳鳴、眩暈、煩躁、易怒、早發嗜睡、后期失眠等癥狀。
艾灸具有溫經通絡、祛濕驅寒、調理陰陽,并能起到扶陽活血、扶陽固脫的作用。在排濕氣的時候,可以通過艾灸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關元穴等穴位來增強脾胃功能,從而達到排濕的效果。艾灸腰陽關、關元穴等穴位能起到溫陽散寒的作用。如果想要排毒,可以艾灸中脘穴,能增強胃腸蠕動,幫助排出代謝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