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顱引流術過程:
1.顱骨穿刺術穿孔
(1)使用龍膽紫或亞甲藍溶液將頭發上的正中矢狀線劃至頭發的正中矢狀線,再以選定的穿刺點圓心至頭發創口線,其長度一般為3cm。皮膚用3%碘酊和75%酒精或皮膚消毒液進行2次消毒,覆以檢驗無菌的手術治療巾,并用創口膜或縫合線固定在頭發上。
(2)使用0.5%普魯卡因進行局部麻醉。胞層切開頭發和骨膜,骨膜分離器與兩側分開后,由乳突牽開器牽開。顱骨穿孔。在十字型硬腦膜的燒灼后被割開。
(3)用腦室內穿刺器或帶芯引流管電凝后皮層按預定方位穿刺入側腦室。當針管或引流管穿過腦室壁時會感到摩擦阻力突然減少,拔出針芯從腦組織中排出。如果需要保存軟管的引流管,用醫用鑷子固定引流管,引流管用中徑線絲結扎,固定在頭發上。
(4)打斷術將腱膜及皮膚創口縫在一起。引流管接消毒滅菌后的腦室引流方法瓶。傷口和引流管各相接處消毒滅菌沙布妥善捆扎,避免環境污染。
2.頭顱穿刺術
為了減少外傷的手術治療,近幾年有人提倡應用小孔錐顱穿刺術。錐顱專用工具有一般手搖鉆頭或專業設計方案顱錐。套筒頭錐由三個部分組成:T形搖桿和尺頭三刃錐體,3/4打槽防水套管,以及固定螺旋式三部分。
(1)頭發上標明刺傷部位后,基本消毒滅菌,鋪巾,麻醉。以利刃在頭發上打出一個小孔。根據X線片測得的頭骨厚度,將防水套管固定于顱錐的相對位置,再用顱錐與防水套管相連,用顱錐連接到防水套管錐透頭骨和硬腦膜。
(2)拔除頭錐,保留防水套管。帶芯腦室引流管按穿刺方位經防水套管插入腦室,待有腦組織排出后,拔出防水套管。引流管固定不動于頭發上,接腦室引流方法瓶。
此法無需切開頭發,顱內鉆孔簡單快捷,損傷小。后拔頭錐用于保存套管在骨孔內,可避免頭發軟組織與骨孔的移動,從而使穿刺器或引流管順利穿過防水套管進入腦室,防止了普通細孔錐顱缺陷。
3.經眶部穿刺
應用無顱錐但需作緊急穿刺術以減輕腦組織降血壓的病人。在局部麻醉后,用消毒紗布進行局部麻醉,在眶上緣圓心下后0.5cm皮膚處用利刃刺一孔,用小圓鑿或斯氏釘或克氏針,鑿穿眶上壁,換用腦室穿刺器或腰穿刺術,按穿刺方位入腦側腦室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