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不少中年夫妻也會選擇生二胎,而生二胎與生頭胎比較起來,對女性的身體傷害更小也更容易。相信不少人都相信自然生產會比剖腹產對寶寶的身體更好,所以有一部分女性在選擇生二胎的時候會選擇順產進行生產。但是順產之前有一個明顯弊端,就是因為宮縮而引發的陣痛,那么這時候應該如何緩解這種陣痛感覺?
1、按摩子宮
產后輕輕按摩子宮有助于放松子宮肌肉,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新媽可以在產后初始幾天,可用手掌稍微施力幫產婦作環形按摩,一直到感覺該部位變硬即可,以促進宮腔內殘余物質排出,要注意動作輕柔,有不適感就立刻停止。
2、適當走動
有些新媽在產后會長時間臥床補起來走動,這是不科學的。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后的一段時間里,應該適量起床走動,這樣有助于惡露的排出,促進子宮恢復哦。值得注意的是,走動雖好,但是不要走太多的路程,也不要做粗重的家務活,不要搬重物。
3、保持愉悅心情
好心情對于產后的恢復也是大有幫助的。因此,產后新媽要調節自己的心情,不要積存壓力,有什么不愉快的想法要找人訴說,不要自己默默承受。
4、采取側睡姿勢
改變睡姿,寶媽可以采取側睡的姿勢,在背部墊上一個小枕頭,讓身體比較舒服,這樣也有助于緩解疼痛。
5、熱敷小腹部
產后可以用熱水袋熱敷小腹部,時間不宜太久,半個小時即可,水溫也不宜過高,謹防燙傷腹部。
6、中醫針灸
如果疼痛比較嚴重,可以采取中醫針灸的方法來緩解。用針刺中極、關元、三陰交、足三里等穴位也可以緩解產后宮縮痛,注意要到專業的機構進行針灸。
何為產后宮縮:
產后宮縮痛,指的是新媽在分娩后,由于宮縮而引起的下腹部陣發性劇烈疼痛。這種痛一般會在產后1-2天內出現,持續3天左右就會消失。多見于經產婦,且多胎產婦的痛感更強烈。
這是因為孕期子宮被撐大,生完孩子后,子宮需要通過宮縮來恢復到正常大小,這個過程會伴隨著劇烈疼痛。此外,新媽在哺乳的時候,反射性催產素分泌增多也會使這種疼痛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