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剖腹產傷口裂開怎么辦
剖腹產術后傷口裂開應先檢查創面,觀察創面是否出現膿液以及黃白色壞死或者紅腫熱痛。如果僅僅是撕裂,沒有出現炎癥反應,則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消毒,每天使用碘伏擦拭傷口,平時最好能夠平躺,讓傷口暴露出來,傷口有滲出液或者有汗液時,及時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保持創面干爽。如果出現炎癥感染。則應該使用雙氧水沖洗創面,以及使用醫療剪和鑷子對創面壞死組織進行清理,露出里面紅色肉面使用收的口方促進傷口愈合,平時同樣無需包扎創面,盡量保持創面干爽暴露,如需外出行走或者睡覺時用一兩層紗布包起來即可,避免傷口受到異物摩擦。
二、剖腹產傷口怎么護理
1、要少用止痛藥物
當剖宮產術后麻醉藥的作用慢慢地消失后,腹部傷口的痛覺開始恢復,一般在術后數小時,疼痛變得劇烈。為了能夠保證良好的休息,使身體盡快復原,可請醫生在手術當天或當夜給用一些止痛藥物。之后,就要多忍耐一些,盡量不要再使用藥物止痛,否則會影響腸蠕動功能的恢復。一般來說,傷口的疼痛在3天后便會自行消失。每天用手指輕輕地在傷口按摩3~5分鐘,能夠促進傷口愈合,減少瘢痕產生。
2、術后應該多翻身
麻醉藥物對腸蠕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腸脹氣,因而發生腹脹,不利于傷口的愈合。因此,產后應該在床上多做翻身動作,能夠促進麻痹的腸肌蠕動功能及早恢復,幫助腸道內的氣體盡快排出。
3、臥床宜取半臥位
由于采取剖宮產的產婦身體恢復情況比自然分娩者要慢得多,所以,剖宮產的產婦容易發生惡露難以排出的情況。因此建議產婦采取半臥位,同時配合多翻身,能夠促使惡露排出,避免淤積在子宮腔內造成感染而影響子宮復位,也有利于子宮切口的愈合。
4、保持腹部切口清潔
手術后2周內,要避免沾濕腹部的傷口,不應全身淋浴,而采用擦浴。兩周之后可以淋浴,但在惡露排干凈之前絕對不能坐浴。在傷口未愈合前不要弄濕或弄臟切口,萬一弄濕的話,必須立即擦干,并涂上優碘消毒。如果傷口發生紅、腫、熱、痛,不可自己隨意擠壓敷貼,應該及時就醫,以免傷口感染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