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非常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從而生病,其中感冒、發燒、咳嗽是最常見的現象,小兒發熱會有大便干燥、小便赤黃、不愿意進食的癥狀,發燒引起的這些癥狀對于兒童的身體發育有很大影響,并且如果對于發燒情況如果不及時采取退燒措施,可能會對于兒童的腦部有影響,進而影響到兒童的智力。小兒退燒貼就是專門針對兒童發燒的藥物,其為一種貼在兒童身上的貼紙,下面來介紹一下小兒退燒貼的用法。
【使用方法】1、沿缺口撕開包裝袋,取出貼片,揭開透明薄膜,將膠貼面緊貼于額頭、脖頸、太陽穴或其他需要降溫、冷敷的部位;可根據需要剪成相應大小使用; 2、為加快降溫速度,可加用數貼同時貼在人體左右頸總動脈、左右腋下動脈、左右股動脈處; 3、本品用于物理降溫,如高溫持續不退,應請醫生診治; 4、居家備用時,放入冰箱冷藏室冷藏后再使用,冷卻效果更佳(勿放入冷凍室)。 【產品禁忌癥】破損皮膚、傷口、皮炎及眼部不可使用。
【注意事項】1、勿貼于敏感部位、受損皮膚; 2、外用貼劑,請勿誤食;兒童需在成人監督下使用。 3、請注意不要覆蓋在有汗水或頭發眉毛等部位,否則即不能貼緊。 【儲存方法】避免高溫,保存在陰涼、避光處。居家備用時放入冰箱冷藏室(勿放入冷凍室)內效果最佳。
小兒退燒貼概念
退熱貼也叫退燒貼、冷敷貼;早期主要作用是用來代替退燒冰袋使用,省去了冰袋重復需要冷卻,多人共用一個,退燒時間短,容易凍傷小孩等諸多不便。最早是從日本流傳到國內的概念,利用國際流行的TDDS技術使水分和藥物透皮進入皮膚,然后通過水汽化吸燒的物理變化達到降低體溫的效果。它屬于物理退燒用品,被廣泛運用于小兒發熱發燒、消夏及高溫作業等情況。
小兒退燒貼簡介
本品采用高分子親水性凝膠為主體,蘊含多種天然植物提取物,通過有效成分和水分的雙向滲透,快速、穩定發揮清涼效果,達到冷敷功效,屬于物理降溫。
小兒退燒貼的功效
1、適用于各種人群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發燒、發燒的輔助治療及應急物理降溫,能有效緩解發燒、頭痛、鼻塞、煩躁等不適癥狀。對減少發燒對大腦細胞的損害有輔助作用。
2、適用于閉合性軟組織損傷、降溫、冷敷用。
3、夏季貼敷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暑降溫效果。
兒童退燒方針:
1、服用退燒藥物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用臣功再欣就行,發燒較嚴重時可用福美松等藥,但不能常用。小兒最好不要用阿斯匹林。
2、使用“解熱栓”。
3、物理降溫,一般僅用于緊急退燒。用濕毛巾(或酒精棉,慎用)擦孩子額、頸及胸部等處。
一些物理退燒方法:
1、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嬰幼兒發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溫。準備75%的酒精100毫升,加溫水等量,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不能過冷,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致使熱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時,用小毛巾從寶寶頸部開始擦拭,從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進行,腋窩、腹股溝處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膚微微發紅,有利于降溫。注意寶寶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2、溫水洗澡
洗澡能幫助散熱。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可以多洗澡,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3、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于能幫助降溫。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于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準。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4、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后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復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醫用硅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柜,凍成固體后取用。如果覺得冰塊太冰的話,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就取出,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