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早產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話,建議采取支持療法,對癥治療和解決,尤其要觀察早產兒的一些癥狀表現,比如是否有青紫、呼吸困難的問題,要監測了解血壓血糖的范圍。
1.支持療法
維持血氣和pH在正常范圍:有青紫、呼吸困難者吸氧,有代謝性酸中毒用碳酸氫鈉,有報道增加血流量可達20%左右。維持心率、血壓、血糖等在正常范圍。
2.對癥處理
對癥治療可防止已經形成的病理生理改變對受損神經細胞的進一步損害,可縮短新生兒期病程,從而減少后遺癥的發生。對驚厥、腦水腫和腦干癥狀的處理應積極和及時,一旦出現,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將其控制或消除。
(1)降低顱內壓。HIE的顱壓增高,最早在生后4小時便可出現,一般在第2天最明顯。生后3天內應適當限制液體入量。由于窒息兒多有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和腎功損害。尿量常偏少,生后第一天有顱壓增高可先用速尿,地塞米松,靜脈注射,4~6小時后重復應用,連用2~3次激素不至對機體免疫功能產生抑制作用。第2天后顱壓仍高,可用甘露醇,靜脈注射,連用2~3次,間隔4~6小時,力爭在生后48~72小時內使顱壓明顯下降,很少需用到72小時后,若顱壓增高遲遲不降,應作CT或B超檢查有無腦實質大面積缺氧缺血性損害。新生兒期對使用高滲藥物應慎重,每次用量宜小,以免腦組織過度脫水,反而誘發顱內出血。
(2)控制驚厥。HIE患兒常在生后12小時內產生驚厥,在除外低血糖、低血鈣后,首選苯巴比妥控制驚厥,該藥可降低腦代謝率,對HIE引起的驚厥更為合適。也可加用短效鎮靜藥如水化氯醛肛注;或安定靜脈注射,用至臨床癥狀明顯好轉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