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出生后,骨頭肌肉就開始了受環境及習慣影響的生長發育(所以美丑并不完全是天注定的!出生之后即使不整容也還有很多改變的機會),在生長發育完成后,某些器官結構也會隨著生活習慣出現適應性的變化。在這個拼顏值的時代,要及時發現并改掉那些可能讓自己變“丑”的壞習慣。
用嘴呼吸
在從小朋友長大成人的過程中,口呼吸是一個對面形骨骼肌肉影響明顯的不良習慣。口呼吸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口腔進行呼吸,而不是正常的通過鼻腔,在發育過程中長期口呼吸,對面部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你睡覺的時候有沒有這樣?嗯?
有各種研究去對比了口呼吸兒童和鼻呼吸兒童的面部差異。在牙弓、基骨形態方面的差異表現在:
口呼吸兒童與鼻呼吸兒童相比,口腔天花板(口腔上膛)較高,上頜骨以及下巴會更加狹長,同時牙弓弧度變小,牙齒前凸。而在顱面形態方面的差異表現在,用嘴呼吸的兒童與用鼻呼吸的兒童相比,中面部明顯更加長,下頜角變寬,下巴頦變短,下巴甚至整張臉都顯得向后縮。
一句話:齙牙+鞋拔子臉。
——還好,在人成年以后,口呼吸對基骨的不良作用幾乎消失。
口呼吸的另一個不良影響是改變人的牙齒排列及咬合關系。只要這個不良習慣還在,影響就一直在,貫穿兒童青少年及成年。有研究表明,口呼吸會引起牙弓突度增大,就是俗稱的“齙牙”。而且齙牙若不及時治療,同樣會對面形造成細微的改變。
從口腔專業角度看,齙牙是一個亟需治療的不健康狀態,任其發展則后果不堪設想。形成齙牙狀態后,下面的門牙會咬在上牙內側靠近牙齦的區域,這會造成上牙更加外突。上牙長期不正常受力,則會漸漸松動,若醫生干預治療過晚,則可能會松動到需要拔除。
而在這樣一個癥狀發展過程中,人的咬合關系會發生改變,咬合距離變短,即上下牙齒咬在一起占的空間距離變小,對拔牙后的牙齒修復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同時咬合距離的變短會引起面部下三分之一距離縮短,引起面容細微的改變。
引起口呼吸的原因很多,先天性的鼻腔不通暢是其中之一,而各種病因引起的鼻塞鼻炎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習慣用口呼吸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們越來越少吃堅硬的東西,口的四周肌肉變的軟弱無力。因此在兒童發育過程中,若發現口呼吸則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找到病因對癥治療。同時,無論兒童還是成人,在飲食方面應更加均衡,食用雜糧、堅果、富含纖維的食物,適當鍛煉自己口周的肌肉,讓自己可以“乖乖閉嘴”。
如果發現口呼吸的問題,不要沮喪,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改善方法。
發育期
如果仍在處于發育期,可以到正規醫院對頜骨進行牽引,外力促進發育不良的下頜骨發育生長。
成年后
在生長發育成熟后,如果對面形及牙列形態還有不滿意,可以采用正頜手術加正畸矯正聯合的方法去糾正。
齙牙
若僅僅是出現了齙牙,那么應盡快去正規口腔醫院治療,比如進行正畸。
咬牙切齒
有一部分人在認真工作以及睡覺的時候,會下意識地咬緊牙關,并持續一段時間,這種習慣對牙齒來說是一種損傷,久而久之會造成牙齒過度磨耗。磨耗到了牙本質層,牙齒會出現敏感癥狀;如果壞習慣沒有控制,磨耗繼續下去,會對牙神經造成緩慢的損傷,誘發部分人的牙髓炎癥狀,而有些人慢性牙髓炎,在不知不覺中牙神經已經壞死。
編輯是在看了這篇文章之后,才留意到自己有時有咬緊牙關這個習慣……
當牙齒因為過度磨耗變短,直接造成咬合距離減少,人的面下三分之一距離變短,對面容產生細微的影響。應對緊咬牙不良習慣,首先要有自我糾正的意識,在了解了這種不良習慣后,可以主動注意自己在工作時是否會下意識緊咬牙,若有,則應進行主動調節。主動調節效果不明顯時,可以去口腔醫療機構制作頜墊。頜墊是有一定厚度的軟硬適中的透明材料,包裹著牙齒,在緊咬牙的情況下避免牙齒直接受力,緩解對牙齒的損傷。
除了工作休息,人們有一定時間是在吃各種各樣的美食,而吃東西的方式不對同樣會對面部造成細微的改變。有相當一部分人在吃東西的過程中,習慣性的只用一側咀嚼,而另一側閑置著。這樣做長期首先會造成兩側的咀嚼肌不對稱,面部兩側輕微變化,常用的一側肌肉一直在使用鍛煉變得粗壯,而對側的肌肉就有可能出現廢用性萎縮。
其次,雙側的顳下頜關節也會出現適應性變化,兩側運動不對稱,這造成的影響就是在閉口的過程中,下巴的運動不是沿著面中線,而是一個不規則的曲線。
這種偏側咀嚼的習慣,自己在吃飯時留心下就會發現,發現后自己去調整吃東西的習慣,慢慢就會有改善。這樣的改善除了面部輕微的改善外,另一個重要的生理意義就是讓兩側的顳下頜關節可以更加規則健康的運動。
有些人在吃東西、玩或者寫字、用電腦的時候,喜歡用牙齒咬著冰棍棒或者筆等等類似物品,這同樣是一個不良習慣。輕則擾亂牙齒的咬合關系,久而久之會影響相應頜骨的發育進而影響面形。
有些小朋友在吃棒棒糖是喜歡含在嘴里用力吸,在口腔內形成負壓環境,而負壓的吸力會影響頜骨的正常發育。因此家長發現小朋友有這個習慣后一定要及時糾正。
朋友們,自己的臉只能自己負責,別瓶瓶罐罐各種醫美輪番上,最后卻敗給了這些不良習慣。因此我們要對它們的影響有一定的了解,也要知道改如何糾正,這樣既能避免出現明顯的發育不良,同時也能及時糾正已經出現的問題。和嘴有關的一些習慣雖然微不足道,但影響卻立竿見影,可別讓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變“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