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女性的基礎體溫以排卵日為分界點,呈現前低后高的狀態,也就是醫學上說的“雙相體溫”。排卵前,孕激素少,體溫呈低溫趨勢,一般為36.2℃。排卵后,體溫急劇上升,一般增高幅度為0.3℃—0.6℃,使基礎體溫達到36.7℃,呈高溫趨勢。明白這個曲線后,就可以據此來判斷自己的健康狀況,概括地說,女性基礎體溫大概有以下6種功能:
1.檢測黃體發育情況:
女性排卵后次日,因卵巢形成黃體,黃體的健康與否直接關系著子宮健康與懷孕幾率。假如女性呈現的是不典型雙相體溫,即持續性體溫升高維持不了14天,則說明黃體過早萎縮;如果體溫升高的維持時間正常,但體溫上升的幅度小,不足度,則表示黃體發育不良,分泌孕酮量不足。
2.把握受孕良機,檢測早孕及早孕安危:
在女性基礎體溫處于低溫、接近排卵期時就應該行房,以增加懷孕幾率;若等到基礎體溫達到高溫時再行房, 那可就錯失良機了。還有,看基礎體溫圖也能判斷出是否懷孕,若高溫期持續16天,懷孕的可能性為97%;而達到20天,懷孕的可能性則高達100%。如果孕早期的基礎體溫曲線漸漸下降,表示黃體功能不足或胎盤功能不良,會有流產傾向,就要格外引起注意了。
3. 鑒別閉經類型:
有些女性不明原因閉經,根據基礎體溫也可以初步判斷閉經的病變部位,如果有前低后高表示子宮可能是病變部位,反之,病變就可能在卵巢或腦垂體下丘腦的部位。
4. 發現多囊卵巢:
如果高溫期較短,嚴重的還可能持續低溫,那很有可能患上了多囊卵巢綜合征。患上此病的女性往往較胖、青春痘多、毛發濃密、月經經常性不準。有這種情況的女性,通常有家族性遺傳糖尿病,如懷孕生子,則屬于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險人群。
5. 監測卵巢功能:
如果基礎體溫的循環周期縮短,原本的28天,慢慢變為24天或22天,高溫期也會相應縮短,則說明卵巢功能不好,會影響女性雌性激素分泌,破壞性生活,損傷女性膚質、膚色,若卵巢衰竭,還會讓女性更年期提前到來。
6. 提示其他病變:
如果月經期間基礎體溫不降低,可能有子宮內膜異位癥或早期亞臨床流產,也應及時警覺,及早到醫院去做進一步檢測。子宮內膜異位癥最主要的癥狀是痛經,其次是一些跟不育有關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