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一種早期癥狀較隱蔽的癌癥,容易與多種疾病相混淆。
數據顯示,大約有三至四成的腸癌病人因為疏忽而被誤診。然而世界上腸癌的發病率正以年均2%的速度上升,因此早期發現腸癌至關重要。
28歲的小吳很早就感覺自己腸胃不舒服,經常噯氣,還總是拉肚子,但由于工作忙等原因,小吳一直沒有騰出時間去檢查,相反,他一直認為是自己吃壞了東西,要么是得了痔瘡,就這樣一直湊合著。
直到最近,他發現自己腹脹得厲害,還經常便血,他便嚇得趕緊去醫院進行檢查,可檢查結果卻讓他無法接受,小吳的肚子里存有大量腹水,腸壁明顯增厚,蠕動也變得緩慢,血檢發現腫瘤標志物異常增高,最終確認腸癌晚期。
當小吳聽到結果時,躺在床上失聲痛哭,完全沒想到自己竟會是這樣的結果,想到自己因為生活壓力常常忽視到自己的健康,小吳悔恨不已。
醫生聽后也嘆息道,腸癌早期治愈率高達70%以上,如果能夠早點發現的話,也不會釀成這樣的悲劇。
身體發出這4個信號,提示你腸癌來了:
信號一:排便習慣改變
如果以前的時候排便比較規律,一天一次。但是突然之間一天就會排便三四次,瞬間增加很多,而且有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的情況,需要立馬去醫院進行檢查,可能是早期腸癌。
信號二:出現膿血便
如果一些人患有痔瘡,排便的時候可能會有便血的出現,比較常見,所以很多人都忽略不去治療。
但是便血還有可能是腸癌。如果便血是鮮紅色,則可能是痔瘡引起的,如果便血是暗紅色,而且有膿血,更大的可能性是腸癌。
如果自己難以辨別,可以去醫院進行深度檢查,確定病因。
信號三:腹部出現腫塊
大約有半數的腸癌患者會出現腹部包塊,這是腫瘤腸網膜及周圍組織粘結引起的腫塊,性質不規則,有一定的活動度。
而在腸癌晚期由于腫瘤的浸潤程度成高腫塊可能會難以活動。
信號四:便便突然變細,排便不爽
如果平時的便便較粗,突然間變成了鉛筆一般細,也有可能是大腸癌出現了。
腫瘤變大,就會影響便便排出,所以會變細,而且一次不能完全排盡,總是有一種想排又老排不凈的感覺,又叫里急后重。
所以,一旦持續一段時間排出的均為柔軟的細便,并且總有排不盡的感覺,就要特別注意,需要接受內鏡檢查。
想要確診腸癌,一種方法千萬不要錯過——肛門指撿!
肛門指檢是醫生用一個手指緩慢地插入病人的肛門內,用以診斷肛門、直腸、前列腺、子宮疾患的一種方法,此法非常常用,有很好的診斷價值。
肛門指檢簡便易行,無需特殊設備,一般可發現距肛門7~8cm以內的中下段直腸腫瘤,中下段直腸癌肛門指檢診斷率與病理診斷的符合率高達60%~70%,在誤診的直腸癌中,80%在第一次就診時未做肛門指檢。肛門指檢還可了解肛門有無狹窄、有無腫塊及腫塊的位置、活動度、黏膜光滑與否等。
肛門指檢該怎么做?
1.肛外指檢
方法:首先帶好手套,然后用食指深入肛門,觸膜可知肛周有誤囊腫、硬結等,如有囊腫,看看是否有壓痛、波動的情況。
2.肛內指檢
方法:首先帶好手套,隨后在肛門部位和食指部位涂一點潤滑劑,然后將食指伸入直腸內,進行檢查。
除了做肛門指撿,想要預防腸癌,一定注重保護好腸道的健康!
一、遠離重口味
像麻辣食物、腌制食物、燒烤食物等受到很多人的青睞。可是這其中也存在致癌物質苯并芘等,更不易于身體健康,因此一定要遠離。
醫學研究已經有數據表明,缺乏維生素E有可能誘發結腸癌。因此,預防腸癌,我們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比如核桃、海產品、奶制品等等。
二、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
膳食纖維,可以軟化糞便,增加腸道益生菌數量,還能刺激腸壁,加快腸道蠕動以及吸附有害物質,并將其排出體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菠菜、玉蘭根、大麥苗等食物。
1.玉蘭根茶
玉蘭根對腸道有調節保護作用,這是因為玉蘭根富含菊粉,菊粉為水溶性膳食纖維,它進入人體后一般不被消化吸收,而是通過刺激腸壁、增加腸蠕動,且能在腸中生成抗癌的有機酸,有顯著的防癌功能。
2.蒲公英大麥青汁
也可將大麥苗粉與蒲公英葉粉(取蒲公英葉1.5g、大麥苗粉2.5g)搭配而成的蒲公英大麥青汁,大麥苗粉中含的不可溶性膳食纖維較多,幫助機體及時清除腸道垃圾,可有效預防和改善便秘。二者搭配不僅補充膳食纖維,還可調節身體酸堿平衡。
三、生命在于運動
很多人在辦公桌前,一坐就是十多個小時,久坐缺乏運動,導致腸道蠕動減弱減慢,糞便中的有害成分在結腸內滯留并刺激腸黏膜,久而久之形成腸癌。
每日定量的運動可以幫助提高身體素質,并且增加腸胃蠕動,進而預防各種消化系統疾病以及大腸癌。
因此,辦公室人員最好每日保持三十分鐘以上的運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