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ien角膜邊緣性變性一般治療
一、治療:
TMD由于病因不明確,尚無有效的預防和控制病情發展的理想的治療手段。雖然推測TMD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局部和全身應用皮質類固醇或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均告無效。針對角膜變薄膨隆區屈光度增加,曾有人對病變區進行間隔燒灼、冷凍或三氯醋酸腐蝕使角膜產生瘢痕收縮降低散光度,但因燒灼或冷凍的時間和溫度難以掌握,已極少應用;睫狀體透熱凝固術、以結膜瓣或鞏膜瓣遮蓋角膜病灶效果也不理想。目前公認的治療方法是角膜移植術和表層角膜鏡片術。
1.角膜移植術:手術目的在于重建角膜的正常厚度和曲率、減少散光、修補穿孔。為達到理想的增視效果、降低植片排斥率,應盡量爭取在穿孔前行板層角膜移植術。根據病灶范圍可行新月型或指環狀角膜移植術,選用相對較厚較小的植片,適當的縫合張力可使植片平整并可減少角膜散光。常見的手術并發癥為術中植床穿孔及其導致的術后植片水腫、層間積液;角膜層間上皮植入性囊腫;術后病灶復發;植片排斥反應等。對角膜極度膨隆變薄者為防止術中植床穿孔,術前應降眼壓,術中可行前房穿刺,在植床極度變薄區僅撕去角膜上皮層。Pettit對4例TMD板層角膜移植術后的患者進行了長達20年的隨訪,發現術后20年角膜散光較術前減少了1.25~9D,全部植片較術后早期變薄,但未見復發。由于TMD較散發,總結的病例數較少,故對TMD進行角膜移植術的手術時機、手術時機與預后的關系、合適的角膜植片大小、厚度等有待進一步的總結和探討。
2.表層角膜鏡片術:手術目的在于增加病變區角膜厚度,把向前膨出的角膜組織壓回去,手術相對安全,不損傷前彈力膜,是可逆性的治療手段。對較早期TMD,出現視力下降,角膜變性區持續變薄者可進行表層角膜鏡片術。角膜鏡片比植床大1mm,帶有2mm寬的鞏膜瓣。手術并發癥主要是鏡片下混濁、層間上皮植入。此方法報道例數較少,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 一、預后:
1.對于病情目前尚無有效的控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