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1、創面疼痛,可見紅斑、水皰或焦痂。
1)特點
?、僮陨硖攸c:各器官發育尚未成熟,總血容量相對較少,調節機能以及對體液喪失的耐受性均較成人差,燒傷后全身紊亂的癥狀較成人重。燒傷休克發生率較成人高,燒傷面積大于10%者就有發生休克的可能。
?、谀挲g特點:燒傷面積在40%以下的病兒,其休克發生率與年齡有明顯的相關性。年齡越大,機體的調節機能及對體液喪失的耐受性增強,休克發生率越低。
?、鄄课惶攸c:頭面部燒傷容易發生,原因:頭面部腫脹易于引起呼吸功能障礙而缺氧。小兒頭部面積相對較大,組織較疏松,血運豐富,滲出較其它部位多。
④出現高血壓:約20%患者在傷后7~10天血壓升高,有時到植皮后才逐漸下降。
二、體征
多為原發性休克,特別是頭面、會陰等疼痛刺激敏感部位的燒傷。之后轉為繼發性休克。表現:口渴,煩躁不安、甚至譫妄或驚厥,尿少或無尿。四肢厥冷,臉色蒼白,發紺。毛細血管充盈遲緩,嚴重者全身皮膚蠟黃,并有花紋出現。脈搏快而細弱,可以增至每分鐘180~200次以上,血壓變低弱,甚至測不出來。繼之心音變鈍,心經減慢,最后出現循環唿吸衰竭。
三、診斷標準
主要依據尿量,精神狀態和皮膚顏色的變化等臨床病易用的,其次是參考血壓、脈搏等。注意事項:觀察精神狀態時,應注意不同年齡表現也不一樣。1歲以內多表現嗜睡。1~4歲多興奮、躁動不安或反學常的安靜。以后逐漸轉入昏睡。4歲以上者則異常興奮,多表現緊張和多話。
四、分類
1、小兒燒傷面積估計:
1)在我國比較通用的成人九分法基礎上加以改進的實用公式:
頭頸為 9-(12-年齡)
雙下肢為 46-(12-年齡)
2)手掌法、小兒手指并攏的手掌大小,也是整個體表面積的1%
用于小面積燒傷的面積測定或作為九分法的補充。
3)小兒燒傷嚴重程度的分類目前臨床上多采用1970年全國燒傷會議討論通過的分類法:輕度燒傷:總面積在5%以下的Ⅱ度燒傷。中度燒傷:總面積在5%~15%的Ⅱ度燒傷或5%以下的Ⅲ度燒傷。重度燒傷:總面積在15%~25%或5%~10%的Ⅲ度燒傷。特重度燒傷:總面積占25%以上或Ⅲ度燒傷在10%以上者。但第叁軍醫大學燒傷防治研究所提出了小兒燒傷分類法的建議:輕度:總面積在10%以下的Ⅱ度燒傷。中度:總面積在10%~29%Ⅱ度燒傷或5%以下的Ⅲ度燒傷。重度:總面積在30%~49%Ⅱ度燒傷或5%~14%的Ⅲ度燒傷。特重度:總面積在50%以上的Ⅱ度燒傷或15%以上的Ⅲ度燒傷。凡有以下征象者均為嚴重燒傷:①頭面頸部燒傷;②會陰部燒傷;③吸入性損傷;④手燒傷。
五、其他
1、引起感染、敗血癥。特點
免疫功能不足,皮膚薄,躁動創面膿毒癥發生率高。而敗血癥是小兒燒傷死亡的主要原因。
2、小兒燒傷創面膿毒癥全身癥狀
表現高熱、寒戰、白細胞減少或增多,在晚期發生毒性休克。創面局部變化:
1)新鮮的創面顏色變暗,部分潰爛,或會出現出血點、潰瘍面。
2)新鮮肉芽創面質地變硬,色澤變黑或變紫,基底化膿或創面邊緣突然呈刀切樣凹陷。
3)創面上或可見點狀或小片狀的壞死斑。
4)創緣周圍正常皮膚有炎癥浸潤現象。
5)組織水腫不消退,或消退后再次出現水腫。
3、小兒燒傷敗血癥
1)體溫:
持續高熱在40℃以上,特別是驟升或驟降到正常或正常以下,其有診斷價值。嚴重敗血癥病情重篤:出現體溫持續不升。嬰幼兒可伴有抽搐。年齡較大的小兒,發熱之前或發熱過程中可能出現寒顫。
2)精神癥狀:
6個月以內嬰兒:反應遲鈍、不哭、不食,重者呈昏迷或淺昏迷。2歲以內的嬰幼兒:精神萎糜、淡漠、嗜睡、易驚醒或夢中驚叫、哭鬧?;驎憩F為興奮、煩躁,搖頭、摸空,四肢亂動甚至驚厥。3歲以上的小兒:出現幻覺、妄想或貪食等類似成人的敗血癥表現。
3)呼吸:
呼吸增快出現較早,或伴有緊迫或停頓等狀態的改變。常常并發肺部感染或肺水腫。
4)心率:
超過200次/分,尤其伴有節律不齊、心音強、奔馬律、期前收縮或塬因不明的驟然增快等,具有診斷參考價值。
5)消化系統癥狀:
腹瀉為最早出現的癥狀。還會出現嘔吐、厭食、腸鳴音亢進,重者出現腸麻痹、嚴重脫水和酸中毒。
6)皮疹:
多見皮疹、瘀斑、出血點、蕁訂疹等。金黃色葡萄球菌敗血癥可引起猩紅熱樣皮疹,多見于嬰兒。
7)創面:
上皮生長停滯,加深、創緣陡峭,肉芽組織污穢、晦暗或出現壞死斑。綠膿桿菌敗血癥所致的創面灶性壞死和正常皮膚出現性壞死斑較多見。
8)化驗:
血中白細胞數目增高較劇,一般在20×109/L以上,并有中毒顆粒和空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