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乳腺癌癥狀診斷
(一)癥狀
1.無痛性腫塊
乳房腫塊是乳腺癌患者的首發癥狀,是促使患者就診的主要癥狀,約占就診總數的80%以上,多為無痛性。但體胖婦女、乳腺肥大者,且腫瘤體積不大、質地較軟者,一般檢查極易遺漏,應取坐、臥等不同體位仔細檢測。
1)部位
乳腺的外上限是乳腺癌的好發部位,約占36.1%,乳腺上方(外、中、內)大約占65.5%;其次為乳頭、乳暈區和內上限;全乳腺、內側及下方發病最低。
2)大小與個數
腫塊大小不一,單發者占絕大多數,偶見2個以上。
3)形態與邊界
呈不規則的球形塊或半球形或表面不平的結節狀腫物,形似珊瑚石,邊界不清楚,腫瘤與腺體有索狀牽連,但是決不能說圓形、長圓形、形態較規整、質地中等者一定不是癌。臨床有時亦可見癌瘤表面光整,境界比較清楚,似有包膜和一定的移動感者,難與良性腫瘤區別。
4)硬度
乳腺癌質地表現各異,多為實質性硬塊,似石頭硬或橡皮樣韌感,亦有較軟的囊性感者。臨床見硬韌之腫塊,長圓或不規則的索團塊,診為乳腺癌不難。但肥胖型乳腺,脂肪豐富,偶見癌瘤位于下方,觸診較軟者,難與脂肪瘤鑒別。
5)活動度
癌瘤位于腺體實質內時,一般瘤體與乳腺組織一起移動,無包膜感。腫塊越深在,活動度就越差。如腫瘤向深部浸及胸肌筋膜或肌肉,在肌肉收縮時腫物活動度受限或不能移動,當腫瘤繼續向胸壁浸潤,則癌瘤與胸壁完全固定不能推移,此為晚期表現。即使是早期癌瘤位于腺體實質內,與良性腫瘤相比其活動度也有顯著差異,良性腫瘤雙手檢測,腫瘤在包膜內移動,此區別點很重要。
2.乳頭與乳暈異
1)乳頭回縮:乳腺發育不良或產后未曾哺乳的婦女,乳頭可以深陷,但可用手指牽出如常態,無固定現象。當癌瘤位于乳暈下方及其附近,浸及乳頭大導管,逐漸加重其回縮和固定乳頭常較健側抬高,向下或偏斜,致兩側乳頭高低不一。癌瘤深居乳腺內,侵犯較廣,使大導管硬化、抽縮,造成乳頭固定,是晚期乳癌的征象。乳腺急、慢性炎癥亦可造成乳頭回縮,詳細詢問病史是不難辨認的。
2)乳頭瘙癢、脫屑、糜爛、潰破、結痂,伴灼痛,偶見乳頭溢液,以致乳頭改變,是乳頭病的表現。
3)乳頭溢液:乳腺癌伴有乳頭溢液約占5%以上,其性質可為乳汁樣、水樣液、漿液性、血液性、血膿性等,這些是癌癥局部發展不同程度的反應。臨床僅有乳頭溢液,捫不及腫塊,多為導管內早期癌或大導管內乳頭狀瘤。乳頭溢液量可多可少,間隔時間也不一致。單見者少,多伴有乳腺腫塊。
3.乳房輪廓及皮膚改變
正常乳房無論任何體位,均具有完整的弧形輪廓,這種輪廓一旦出現異常或缺損,則提示有腫瘤發生,提示腫瘤侵犯 皮膚的copper筋膜,有時為早期乳腺癌的表現。局限性隆起一般是腫瘤的局部臨床表現之一。
皮膚改變與癌瘤在乳腺部位深淺和侵犯程度有關。癌瘤小,部位深,皮膚多正常。癌瘤侵犯面積大,部位淺表,由于皮下浸潤和牽拉皮膚,即使早期癌也可顯示皮膚粘連,使皮膚呈現凹陷,稱為“酒窩征”。當癌細胞堵塞皮下淋巴管時,出現皮膚水腫形成橘皮樣變,屬晚期表現。癌瘤侵入皮內淋巴管,則在癌瘤周圍形成小的癌灶,稱為皮膚衛星結節,多數小結節成片狀分布,形成鎧甲狀癌。進一步發展為晚期癌,皮膚完全固定或潰破。一側乳腺上移,有可能是乳房上半部乳腺癌的體征之一。
炎性乳腺癌時局部皮膚呈炎癥樣表現,顏色由淡紅到深紅,開始時比較局限,不久即擴大到大部分乳腺皮膚,同時伴有皮膚水腫。觸診時感皮膚增厚、粗糙,表面溫度升高。但以乳暈周圍及乳房下方較常見。腫瘤表面皮膚靜脈曲張常見于增長迅速的腫瘤,單側乳頭回縮呈進行性變化者,乳腺癌時乳頭常為拉向病變側,乳頭表皮糜爛及脫屑應排除乳頭派杰氏病。
4.疼痛
約1/3以上的乳腺癌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呈陣發性或持續性隱痛,或針刺樣痛,有的為患側上臂和肩部牽拉樣痛,伴沉重不適感。亦有少數患者因疼痛較劇而就診。一般乳癌患者非到晚期,疼痛多不嚴重,不如乳腺增生的月經前疼痛。
5.隱性乳腺癌
少數病例以腋下淋巴結腫大作為首發癥狀而就診,其乳腺內原發病灶很小,臨床難以捫及,稱為隱性乳腺癌。
6.遠處轉移
當腫瘤發生遠外轉移時,如肝、腦、骨、肺等出現相應癥狀。
1)肺轉移:侵犯 氣管可出現咳嗽、喘憋、胸悶,癌性淋巴管炎可見呼吸困難、咳嗽痰多、發紺及胸痛等。
2)胸膜轉移:為血性胸腔積液,常見胸悶胸痛、氣短咳嗽等。
3)骨轉移:以胸、腰椎和骨盆最多,其次為肋骨、股骨,病人出現持續性疼痛,進行性加劇。脊柱轉移可由于脊髓受壓引起截癱。
4)肝轉移:起初可覺乏力、食欲減退,后期常見腹脹、腹痛、肝區疼痛、皮膚黃染等。
5)腦轉移:常為多灶性,引起腦水腫致顱壓增高,可見頭痛、嘔吐、視力下降、抽搐、肢體活動障礙,甚至昏迷。
7.乳腺癌轉移的體征
經淋巴道轉移,腋下可觸及腫大的淋巴結,質硬韌,常固定;患側鎖骨內側段的后面和上方也常觸及腫大堅硬的淋巴結,受累淋巴結直徑多不超過1cm。若癌細胞阻塞腋窩主要淋巴管或腋靜脈,則引起患側手臂蠟白色水腫或青紫色水腫,偶見對側腋下或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對側乳房腫塊、同側頸淋巴結或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二)診斷
針吸檢查與臨床體檢,乳腺鉬靶X射線攝影相結合,稱之為乳腺癌聯合診斷的最佳方案。因為乳腺癌各種檢查方法如體格檢查、各種攝像及針吸檢查等都各具所長,但又有其局限性,在臨床應用中,應將其適當組合,可以揚長避短。聯合診斷可以大大提高乳腺癌的診斷水平,特別是可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檢出率。如有學者報道采用臨床體檢,液晶熱圖作為初篩,而后施行鉬靶X線攝片及針吸檢查,其術前診斷符合率可達92.6%,另有報道術前做鉬靶X線攝片,據X線片上所顯示的鈣化區域用細針穿刺行細胞學檢查,可以發現早期乳腺癌,甚至可以發現那些臨床尚未捫及腫塊的病例。將聯合診斷與單項診斷方法比較可以進一步證實前者的優勢。國外有報道,單項針吸檢查診斷正確率為80%;而將針吸與臨床體檢、X線檢查相結合,則對乳腺癌的診斷正確率可達99%,僅有1%的假陰性。因此公認的乳腺癌聯合診斷的最佳方案為臨床體檢 乳腺鉬靶X線攝片 細針刺細胞學檢查,該方案可以大大提高乳腺癌的診斷正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