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低血糖的臨床表現受血糖下降的程度(血糖下降越低,癥狀越重)、低血糖發生的速度(速度越快,交感神經癥狀越明顯,速度越慢,則腦功能障礙的癥狀越明顯)、發作的頻率(低血糖反復發作,患者對低血糖反應的能力降低)、患者的年齡(年齡越大,對低血糖的交感神經反應越差)、有無合并自主神經病變(尤其是合并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經病變者,其交感神經興奮的表現可不明顯)和有無聯合應用某些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1.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和體征
因低血糖時機體釋放大量兒茶酚胺,臨床上可表現為出汗、心悸(心率加快)、饑餓、焦慮、緊張、面色蒼白、肢體震顫和血壓輕度升高等。血糖下降速度越快[血糖下降速度>1mg/(dl·min)或>0.06mmol/(L·min)],則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越明顯。臨床上常可見一些糖尿病患者雖表現為明顯的低血糖時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而血糖測定并不低,可能與其血糖下降速度過快有關。本組癥狀對低血糖缺乏特異性。
2.神經性低血糖癥狀
系因中樞神經,尤其是腦細胞,缺乏葡萄糖能量供應而出現的功能紊亂的癥狀。最初為心智和精神活動輕度受損,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和思維混亂。繼之以中樞神經功能抑制為主的一系列神經精神癥狀,受累部位從大腦皮質開始,臨床可表現為視物模糊、復視、聽力減退、嗜睡、意識模糊、行為怪異、運動失調、語言含糊、頭痛和木僵等,一些患者可表現為抽搐或癲癇樣發作或肢體偏癱等不典型表現,最后嚴重時可出現昏迷和呼吸循環衰竭等。血糖越低和血糖下降速度越慢,腦功能障礙的表現越明顯,如果未能察覺低血糖時交感神經興奮的警告癥狀或在神經性低血糖之前沒有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稱之為未察覺的低血糖(hypoglycemia unawareness)。
二、診斷
低血糖的確立可依據Whipple三聯征:①低血糖癥狀:是提示低血糖的重要線索,但缺乏特征性且存在個體的差異。②發作時靜脈血漿血糖濃度低于2.8mmol/L,這是人為確立的界限,事實上個體發生低血糖反應時的血糖值并不完全相同。絕大多數健康人在血糖低于2.5mmoL/L(45mg/dl)時發生神經低血糖,而有些婦女和兒童在血糖低于2.5mmol/L時并無任何癥狀,相反,合并廣泛動脈硬化的老年人可能在血糖降至3.33mmol/L(60mg/dl)時即發生神經低血糖。因此,有學者建議低血糖的診斷標準應是血糖低于2.5~3.3mmol/L(45~60mg/dl)這樣一個范圍。指測血糖簡便快速對低血糖的治療有價值,但低血糖的診斷應在開始治療之前抽取靜脈血,測定血漿葡萄糖濃度。③供糖后低血糖癥狀迅速緩解。如臨床高度懷疑低血糖,在無條件及時測血糖的情況下,先抽取血標本可按低血糖處理,如給糖或進食后,癥狀很快緩解,也支持低血糖的診斷。
1.低血糖的診斷應注意以下3種情況
①低血糖反應:有臨床癥狀,血糖多數情況下低于2.8mmol/L,但也可不低;②低血糖:血糖低,多有癥狀,也可無癥狀;③低血糖癥:既有血糖低,又有臨床癥狀。
2.低血糖的鑒別診斷
以交感神經興奮癥狀為主者,易于識別;以腦功能障礙為主者易誤診為神經癥、精神病、癲癇或腦血管意外等,應仔細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及時進行血糖測定及相關的輔助檢查,有助于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