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小關節創傷性退變性關節炎檢查
1、X線片
均需拍正側位片及左右斜位片。早期常無明顯改變,以后則顯示關節間隙狹窄,松動;逐漸于關節突起外增生、形成尖形骨刺;后期該關節呈現肥大性改變、周邊部伴有明顯的骨贅形成,并使椎間孔變小、變形。
2.斷層攝影
可較清楚地顯示出關節晚期的狹窄、骨贅及變形。
3.CT掃描
可由橫斷面十分清楚地顯示出小關節病變的程度及其與椎管、根管之間的聯系。常見征象為:①小關節邊緣骨刺形成;②小關節突肥大;③關節間隙變窄;④關節軟骨變薄;⑤小關節內“真空現象”;⑥關節囊鈣化;⑦關節突軟骨下骨質硬化等。但在早期CT掃描不如X線片。CT掃描的一個優點是可同時觀察椎間盤而排隊椎間盤疾病。
4.SPECT
常規ECT圖像對于觀察本病無多大幫助,但高間隙分辨率(Higher-Spatial resolution)ECT圖像可清楚地顯示小關節核素攝入量增加。該法具有敏感性高的優點,可以作為行小關節關節造影前的一種篩選手段。
小關節造影術 對早期診斷小關節創傷性退變性關節炎有較大幫助。須在電視透視下進行,可采用側路或后路穿刺法,穿刺方法同小關節注射。在正側位透視下確定穿刺針進入小關節關節腔內后,注入水溶性造影劑,一般早期可見到關節囊松弛或破裂,還可見到小關節炎性改變征象。晚期則因穿刺困難及影像學征象改變明顯而常不進行。造影結束后注射局麻藥和激素混合液,可同時起治療作用。
其他 為排除可能合并椎管內病變、椎間盤病變及其他病變,有條件時可行磁共振成像、脊髓造影及椎間盤造影等檢驗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