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驗室檢查
(1)細菌培養:經腦脊液、血培養均可檢測出肺炎球菌。采用墨汁染色、革蘭氏涂片法查細菌也可得到陽性結果。
(2)血象檢查:多數患者的白細胞總數明顯增加,中性粒細胞也增多。
(3)腦脊液檢查:外觀均有渾濁表現,甚至為膿性;腦脊液壓力升高,蛋白升高明顯,氯多數呈下降表現。有時發病初期腦脊液變化輕微、檢前有應用抗生素導致干擾以及腦脊液中白細胞被纖維蛋白吸附等會導致腦脊液常規檢查正常而細菌培養陽性的情況出現。此時可采用腰穿行細菌學檢查進一步診斷。
2.影像檢查
(1)顱腦CT檢查:細菌性腦膜炎CT表現:①早期可無異常發現,病變進展可顯示基底池,側裂池內密度增高,腦室對稱性擴大,以兩側腦室顳角擴大出現最早;②增強掃描示腦池內明顯強化,基底池、側裂池部分或全部閉塞;③大腦皮質區可出現不規則形低密度區,為腦膜腦炎的表現;④可形成硬膜下積膿或積液,可合并腦膿腫;⑤腦血管受累可形成腦梗死;⑥晚期形成腦積水。腦膜炎后遺癥常有腦軟化,腦萎縮。臨床治療滿意者,一般不必進行CT檢查。當病情危重或治療效果不滿意時,即應及時進行CT檢查,用以指導臨床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同時對于判斷預后也具有重要意義。
(2)胸片:原病灶為肺炎者經胸透檢查肺部有炎癥改變。
(3)磁共振成像(MRI):細菌性腦膜炎MRI表現:①早期可無異常。病變發展,可在蛛網膜下腔出現異常信號,T1加權像信號略高,腦底池模糊不清,T2加權像呈高信號。合并腦膜腦炎時在大腦皮質區可見長T1長T2異常信號病變。②增強掃描示蛛網膜下腔不規則強化或腦膜線狀強化。③其余表現同CT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