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催乳素血癥鑒別
1.催乳素正常的溢乳癥
有些婦女有溢乳但血PRL水平正常,稱為催乳素正常的溢乳癥(normoprolactinaemic lactorrhea)。催乳素正常的溢乳癥并不少見,據國外資料顯示:女性溢乳癥中28%~55%血PRL水平正常。催乳素正常的溢乳癥好發于育齡婦女,較少出現月經紊亂(約1/3)。一些病人的溢乳與正常的妊娠、哺乳有關,這些婦女停止正常的哺乳后仍有乳汁分泌,并維持很長時間。另有一些則與口服避孕藥有關,有些則原因不明。目前對催乳素正常的溢乳癥的產生機制尚不很清楚,曾有人認為患者體內存在一種變異的PRL,它具有正常的生物活性但不能為通常的放射免疫法測得,故病人有溢乳但血PRL水平正常;也有人認為可能系體內其他具有催乳活性的激素(如hGH)水平升高所致。但上述觀點迄今沒有得到證實,目前,多數學者認為系患者對PRL的敏感性增加所致。至于機體對PRL敏感性增加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PRL受體水平增加有關。Johnston等認為,正常女性在妊娠和哺乳期PRL受體水平有生理性的升高,停止哺乳后血PRL和乳腺PRL受體水平都恢復到正常,但少數病人因某種缺陷使得停止哺乳后PRL受體仍維持于高水平,故血PRL水平雖然正常但仍有溢乳(口服避孕藥所致者的形成機制與此相似)。有人使用小劑量的溴隱亭(雖然血PRL水平正常),使血PRL水平降至正常低限,溢乳癥狀可得改善,亦支持這種觀點。
催乳素正常的溢乳癥的特點是PRL的分泌正常,患者不僅基礎PRL水平正常,對低血糖和TRH的反應亦正常,借此可與高PRL血癥所致溢乳癥鑒別。
2.高PRL血癥病因的鑒別
在確定存在高PRL血癥后,應進一步作出病因診斷。首先應詳細詢問病史,以判明高PRL血癥是否因藥物引起。其次應測定肝、腎功能,以確定高PRL血癥是否因肝硬化或腎衰引起。TSH、T3、T4的測定是必要的,如TSH、T3、T4均顯著升高,可能為垂體TSH瘤引起的高PRL血癥;如TSH升高而T3、T4降低,可能為原發性甲減引起的高PRL血癥。同時應測定血GH、ACTH及皮質醇水平,以明確是否存在GH瘤和ACTH瘤,因為它們都可引起高PRL血癥。FSH/LH和α亞單位的測定有助于促性腺激素瘤和無功能垂體腺瘤的診斷,這對鑒別高PRL血癥的原因也有價值。
垂體CT、MRI檢查及血PRL測定對病因診斷具有重要意義。一般來說,如CT、MRI有陽性發現,血PRL水平超過9.1nmol/L(200ng/ml),則PRL瘤的診斷可以確立。血PRL水平與腫瘤大小密切相關,大腺瘤血PRL水平多在11.38nmol/L(250ng/ml)以上,而微腺瘤則多在9.1nmol/L(200ng/ml)以下。如血PRL水平僅輕至中度升高(低于9.1nmol/L)而CT、MRI顯示有大腺瘤,則此腫瘤往往并非真正的PRL瘤,屬于所謂假性PRL瘤。
近年,有人用11C標記的多巴胺D2受體拮抗劑甲基螺哌隆和雷氯必利作PET顯像,不僅具有診斷意義,而且可預測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的療效。一般來說,可顯像者對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反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