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外傷鑒別
脊柱是人體的中軸,四肢和頭顱均直接或間接附著其上,故身體任何部位的沖擊力或壓力,均可能傳導到脊柱,造成損傷。在診治多發損傷病人時,應記住這一點,以避免漏診。脊柱有四個生理弧度,在脊柱的后凸的轉換處,受力作用較大,是整個脊柱中最容易受外力傷害的部位。在椎體間共有23個堅韌而有彈性的椎間盤,脊柱受傷時,依據暴力方向不同,椎間盤可受壓力而疝入椎管內,壓迫脊髓,也可嵌入到下一個椎體的皮質、松質骨內,甚至引起椎體向四周迸裂,形成爆裂型骨折(bursting fracture)。在頸部,椎體小關節間隙近乎水平位,故易向前后或左右脫位,又容易在脫位后自然復位,所以在臨床上,常常可見到外傷性高位截癱的病例,其X線片顯示頸椎的解剖結構正常。在胸段,小關節間隙與水平面幾乎垂直,故極少脫位。在腰部,小關節突的排列是一內一外,即上關節突在外,下關節突在內,因此腰椎不易發生單純性脫位和交鎖,除非合并有一側的關節突骨折。第一頸椎寰椎,無椎體和棘突,寰椎的前部及背部均比較細,和側塊相連處尤為薄弱,故局部容易發生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