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腫瘤伴發的精神障礙鑒別診斷:
精神科醫生遇到的腦腫瘤與神經科接觸的類型是不同的,前者依出現的多少次序排列為腦膜瘤,膠質瘤,轉移瘤和垂體瘤。而神經科的順序為膠質瘤、腦膜瘤、垂體瘤和轉移瘤。因此精神科醫生對腦膜瘤、膠質瘤和轉移癌應給予較多的重視。詳細神經系統檢查是防止誤診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臨床精神科醫生往往忽略。短期內發展嚴重精神衰退或癡呆者多見于轉移癌和多形性成膠質母細胞癌,除進行腦電圖、CT、核磁共振等檢查予以證實外,對轉移癌需拍胸片尋找原發灶。
同時應與癔癥、睡行癥、精神分裂癥、雙相障礙相鑒別,主要是根據病史、家族史、臨床表現、治療效果等進行鑒別。
1.神經癥:在腦腫瘤早期,可出現類似神經衰弱或其他神經癥的癥狀,其中尤以癔癥較為突出。觀察其病程變化和病人對疾病的態度,往往有助于區分。
2.精神分裂癥:腦腫瘤病人中常可出現幻視、幻聽、思維貧乏、情感淡漠、妄想、意向缺乏以及一些行為動作的異常。但這些癥狀和病程與精神分裂癥有著本質的不同。此外,精神分裂癥缺乏相應的陽性體征,缺乏實驗室檢查及其他輔助檢查的陽性結果。
3.麻痹性癡呆:此類疾病在臨床癥狀上往往難以區分,但該病具有神經系統的特征性體征以及血清和腦脊液的改變,可資鑒別。
4.感染中毒性精神病 由于兩者都有顱內高壓的臨床表現及意識障礙,因此兩者易混淆,給診斷帶來困難。但從病史、發病經過、軀體癥狀和化驗所見,以及意識障礙的特征性表現,均可進行鑒別。
5.癲癇大小發作和癔癥:大約20%的腦腫瘤患者以抽搐為首發癥狀,需要與癲癇區別,尤其是癲癇精神性發作與顳葉腫瘤精神性發作之間的區分。最為重要的是,疾病發展的規律、精神因素和個性特征均有鑒別意義。其他如CT、MRI等結構性腦成像檢查多可明確診斷。晚發性癲癇需考慮腦腫瘤的可能,然而幾率并不高,僅為6%(Serafetinides和Dominian,1962)。
6.其他器質性精神病:如老年性癡呆、腦動脈硬化性精神病、慢性顱腦損害性精神病等。可根據病史、軀體和神經系統體征、臨床精神癥狀特點、顱壓增高的表現,以及其他檢查可資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