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細胞白血病鑒別診斷
應與以下病癥相鑒別:
1.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
臨床上二者相似,僅癥狀和體征的頻度和程度上有所差異如浸潤表現ALL更為常見及顯著。形態學檢查可區分大部分AML和ALL,困難者加做細胞化學檢測, 絕大多數病例可確診。少數病例需行免疫表型檢測鑒別,僅極少數病例還需進一步經細胞遺傳學(或)和分子生物學檢測。
2.類白血病反應:
常見的類白血病反應表現為血白細胞升高,伴少數中、晚幼粒細胞,骨髓顯示粒系左移,因此類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少數類白血病反應,血液學特點為全血細胞減少,血片中出現原始細胞骨髓原始細胞也明顯增多,甚至>30%,稱之類急性白血病反應,鑒別點為有原發病(各種嚴重感染,粒細胞缺乏癥恢復期等)、血中性 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染色積分明顯升高、原始細胞短期內數量有明顯波動且無Auer小體、血液學改變隨原發病好轉、控制而逐漸恢復正常。
3.再生障礙性貧血(AA):
主要和非白血病性白血病及低增生性AML鑒別。根據AML浸潤的臨床表現及骨髓檢查(包括活檢)不難區分。
4.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IM):
IM有和急性白血病類似的臨床表現,如發熱、肝脾及淋巴結腫大,血片中如有較多的異常淋巴細胞,有時和ALL或AML可混淆。通常經檢查血清EB病毒標志物、嗜異性凝集試驗及骨髓象可鑒別。此外,IM病程有自限性,4周左右即恢復正常。
5.惡性組織細胞病(MH):
此外,AML有時尚需和全血細胞減少的巨幼細胞貧血鑒別,尤其是M6型,因為二者骨髓中紅細胞系均有巨型變。根據AML骨髓中>30%的原始細胞存在,及葉酸、VitBl2治療3~4周無效,可明確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