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鑒別診斷
1.成人良性淋巴細胞增多癥 見于以下幾種原因:
①病毒感染:特別是肝炎病毒、巨細胞病毒、EB病毒感染,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臨床上常表現為淋巴結、肝脾輕度腫大,通過相應的病毒學檢查,可資鑒別;
②細菌感染:布氏桿菌病、傷寒、副傷寒和其他慢性感染,均有其相應感染病原學診斷和相應臨床表現,可鑒別;
③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和其他過敏反應;
④甲狀腺功能亢進和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⑤脾切除術后。
2.幼淋巴細胞白血病
臨床表現脾臟明顯腫大,幼淋巴細胞其細胞體較CLL細胞大,胞質呈淡藍色,有一明顯核仁。電鏡下細胞表面絨毛較CLL細胞表面多,細胞表面免疫球蛋白表達水平高。
3.多毛細胞白血病
大多為B細胞來源,T細胞來源者極罕見,與CLL為兩種不同疾病。臨床上以脾中高度腫大伴血中出現典型的毛細胞,其含有酸性磷酸酶同工酶5,呈現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陽性特點。
4.小淋巴細胞淋巴瘤
小淋巴細胞淋巴瘤與CLL在臨床和生物學表現最接近。其預后及治療亦相似。因而最新如Real和WHO臨床分型標準均把二者劃為一類。從淋巴結病理檢查無法區分二者,但小淋巴細胞淋巴瘤開始不一定浸潤骨髓,骨髓淋巴細胞比例<40%,即使有骨髓浸潤也以結節狀浸潤為主,而CLL多為彌漫型。
5.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期
非霍奇金淋巴瘤轉為淋巴瘤白血病時,其細胞胞體均大,核有折疊,細胞表面有高表達免疫球蛋白,CD5為陰性,以上這些特點均易與CLL相區分。
6.皮膚T細胞淋巴瘤
常伴有廣泛皮膚浸潤,其細胞核為腦回狀。為來源于輔助T細胞(CD4)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7.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LGL)
通常淋巴細胞較CLL細胞大,有豐富的邊界清楚的半透明胞質,內有大小不等的嗜天青顆粒,卵圓形或不規則胞核。其組織來源于NK/T細胞,來源于T抑制細胞(CD8 )者免疫表型為CD3 、CD4-、CD8 、CDl6 、CD56-、CD57 /-、有TCR基因重排;來源于NK細胞者,CD3-、CD4-、CD8-、CD16 、CD56-、CD57 /-。無克隆性基因異常。T細胞LGL臨床病情呈惰性、慢性病程,常伴全血細胞減少和脾大。NK細胞LGL部分患者可呈急性爆發性起病,部分則呈慢性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