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家族性低血磷性佝僂病并發癥
小兒家族性低血磷性佝僂病主要并發進行性骨畸形和多發性骨折,并有骨骼疼痛,甚至不能行走。牙質較差。身材矮小。
(一)進行性骨畸形
常有如下癥狀:
1、先天性肌性斜頸患兒,面部不對稱,嬰兒期頸一側有腫塊,幼兒期可在頸部摸到條索狀物,不痛不癢,頭經常被迫歪向一側。
2、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者,臂及大腿皮紋不對稱,一側下肢外旋少動,行走晚,步態不穩,易摔跤,行走時像“鴨步”,或雙下肢不等長。
3、一側或雙側足下垂內翻呈馬蹄狀,行走后腳不能放平,以足尖或外側足背行走。以上情況多由先天性馬蹄內翻足、麻痹性足內翻或先天性多關節攣縮癥所致。
4、骶尾部長毛、皮膚大片青紫、尿床或腰部有軟性包塊。上述表現可能是由隱性椎裂、脊髓脊膜膨出癥所致。
5、患有先天性尺橈關節融合癥的孩子,雙上肢或單側前臂不能旋后,梳頭、端碗均困難。
6、脊柱彎曲呈S型,彎腰更明顯,到青少年期出現胸廓一側隆起,此乃脊柱側凸的特征。
7、患兒方顱、頭發稀疏、出牙晚、出汗多,胸部出現“串珠”、“雞胸”或肋緣外翻,多見X型腿、O型腿,此乃佝僂病的表現。
8、先天性板擊指者,拇指關節呈屈狀,不能主動伸直。被動伸展關節局部疼痛,掌面可摸到增粗腫塊,可隨拇指伸屈上下活動。
9、行走腳呈“外八字”,跑步更明顯;并腿站立下蹲到一定程度時不能屈髖,否則向后坐地摔倒;坐位時一條腿不能搭到另一條腿上。
(二)多發性骨折
從臨床骨科的角度,將人體分為24部分:頭面、胸、骨盆、脊柱各為一個部分,其他如肩括鎖骨及肩胛骨在內)、肱骨干、肘、尺橈骨、腕手部、髖、股骨干、膝、脛腓骨以及踝足部等皆為雙側,每一側作為一個獨立的部分。凡兩個或兩個以上部位發生骨折者.均稱為多發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