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功能衰竭大多經過少尿期(或無尿期)、多尿期和恢復期三個發展階段,在急性腎衰的少尿期可能會出現的并發癥主要有:
一、感染 是最常見、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多見于嚴重外傷、燒傷等所致的高分解型急性腎功能衰竭;
二、心血管系統并發癥, 包括心律紊亂、心力衰竭、心包炎、高血壓等;
三、神經系統并發癥 表現有頭痛、嗜睡、肌肉抽搐、昏迷、癲癇等。神經系統并發癥與毒素在體內潴留以及水中毒、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有關;
四、消化系統并發癥 表現為厭食、惡心、嶇吐、腹脹、嘔血或便血等,出血多是由于胃腸粘膜應激性潰瘍所引起;
五、血液系統并發癥 由于腎功能急劇減退,可使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從而引起貧血,但多數不嚴重。少數病例由于凝血因子減少,可有出血傾向;
六、電解質紊亂、代謝性酸中毒,可出現高血鉀癥、低鈉血癥和嚴重的酸中毒,是急性腎功能衰竭最危險的并發癥之一。
在多尿期,患者每日尿量可達3000-5000ml,因大量水分和電解質的排出,可出現脫水、低鉀、低鈉血癥等,,如果不及時補充,患者可死于嚴重的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進入恢復期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恢復至正常,尿毒癥癥狀消退,腎小管上皮細胞進行再生和修復,多數患者腎功能可完全恢復,少數患者可遺留下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