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 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常發生于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心臟病的基礎上,原無心臟病者也可發生。病原體主要為細菌,其次為真菌、立克次體、衣原體及病毒。主要表現為低中度發熱、進行性貧血、乏力、盜汗、肝脾腫大、杵狀指(趾),可出現血管栓塞現象,青壯年患者較多。近年來發現本病在二尖瓣脫垂,心導管檢查和心臟手術后以及老年性瓣膜退行性變基礎上發病有增多趨勢,且發病年齡有逐漸增高趨勢。草綠色鏈球菌是該病的最主要致病菌,但近年來已明顯減少,各種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腸球菌及革藍氏陰性菌已成為主要致病菌。
- 是否屬于醫保
- 否
- 別 名
- 心內膜炎
- 發病部位
- 心臟
- 傳染性
- 無傳染性
- 多發人群
- 所有人群
- 就診科室
- 心血管內科 心胸外科
- 治療費用
- 市三甲醫院約(10000-50000元)
- 治愈率
- 60%
- 治療周期
- 1-3個月
- 治療方法
- 藥物治療 支持性治療
- 相關檢查
- M型超聲心動圖,二維超聲心動圖,尿常規,血沉方程K值,血液及骨髓細菌培養
- 常用藥品
- 氟氯西林鈉膠囊,氨芐西林膠囊,琥乙紅霉素顆粒
- 最佳就診時間
- 就診時長
- 復診頻率/治療周期
- 1-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