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良生活方式
如長時間低頭工作、長時間打麻將、看電視、尤其是躺在床上或者側臥在沙發上閱讀書報,是頸椎長時間處于屈曲的狀態,頸后肌肉及韌帶超負荷就會引起勞損,加重了頸椎的退變和損傷,使頸椎病過早的產生。
2、先天因素
各種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椎體融合、顱底凹陷、椎管狹窄等情況都易于誘導頸椎病的發生。
3、外傷
生活和工作中的意外事故或者不正常的牽引和推拿等,導致頸部出現運動性損傷、撞擊傷、挫傷等,都會加劇頸椎的退行性變導致頸椎病的產生和復發。
4、慢性勞損
慢性勞損是指超過正常生理活動范圍或者局部各種超限活動引起的損傷,是一種長期的超限負荷的結果。
如睡眠時枕頭過高或者過低、工作姿勢不當、不適當的體育鍛煉而導致的慢性損傷,都可以造成頸椎、椎間盤、頸椎關節的退行性變。
此外,反復的落枕也容易發生頸椎病,有時可將反復落枕當做是頸椎病的先期病癥。
5、精神因素
情緒不好往往使頸椎病加重,而頸椎病加重或發作時,病人的情緒往往更不好,很容易激動和發脾氣,頸椎病的癥狀也更為嚴重。
6、頸椎退行性改變
進入中老年,隨著年齡增長、頸椎間盤、頸椎產生退行性改變,是形成頸椎病的主要因素。若暈倒有慢性勞損或者頸部外傷,更會加速、加劇頸椎退行性改變,使頸椎病的癥狀愈加嚴重。
7、風寒因素
氣候潮濕、寒冷也會誘發和加重頸椎病。中醫認為“寒主凝滯”、“寒性收引”,及風寒侵犯頸部肌肉,不但會使得局部肌肉痙攣,血流凝滯,而且可導致頸椎內外平衡失調,加重頸椎的失穩狀態。特別是在單側頸部肌肉痙攣時,使得頸椎兩側肌肉、韌帶張力不等,關節受壓不均,更容易促進本病的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