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季進補注意事項
忌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癥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癥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保健養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別,但起碼應將用膳對象分為偏寒偏熱兩大類。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溫,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細。偏熱者,則手足心熱,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脈數。若不辨寒熱妄投藥膳,容易導致“火上加油”。
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服維生素C,可致惡心、嘔吐和腹瀉。
2、進補食物:紅薯
又名地瓜、山芋等。《本草綱目》記載,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疾”,還能補中、暖胃、安五臟等,所以常用來補虛。經常食用紅薯還可以保持血管的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對心血管系統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推薦菜肴——紅薯菠蘿湯 紅薯菠蘿湯可以溶解阻塞于組織中的纖維蛋白和血凝塊,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炎癥和水腫。還有減肥、促消化、消除感冒、增進食欲、利尿的作用。
原料:菠蘿半個,紅棗6粒,紅薯1個,荸薺20個,冰糖適量。
做法:把菠蘿、紅薯洗凈切好備用;砂鍋內注入水,燒開大火,放入紅薯塊,倒入冰糖燒開轉小火煲13分鐘左右,放入菠蘿、荸薺,再放入洗凈的紅棗在慢火上煲1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烹飪提示: 煮紅薯一定不能用鐵鍋,不然煮出來的湯汁會是黑色的;紅棗也可以和紅薯一同放入,這樣更糯;冰糖不要放太多不然會非常甜,這些材料都含糖量比較高的。
3、進補食物:芋頭
又稱香芋、芋艿。中醫學認為,芋頭性平,味甘、辛,入腸、胃經,具有益胃生津、寬腸通便、化痰散結、補中益氣等功效,非常適宜用來補虛。常食芋頭能補肝益腎、添精益髓、健胃和中,特別適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及久病體弱的老人食用。 推薦菜肴——臘腸芋頭 原料:香腸1根,芋頭1個,小蔥、鹽、白糖、生抽、烹調油適量。
做法:臘腸切片,芋頭去皮切片,小蔥切碎;炒鍋倒油,炒香香蔥碎,下臘腸片翻炒,放上芋頭,加上高湯或者水;大火燒開,轉小火燜至芋頭熟透,加一點白糖和鹽,淋一點生抽調味,出鍋,放上蔥碎即可食用。 烹飪小竅門: 如果換成其他蔬菜,不需要加水燜,但需要調整炒香腸的時間。
4、進補食物:蓮藕
中醫認為,生藕味甘,性寒,入心、脾、胃經,具有清熱生津、補脾開胃、止瀉的功效;熟藕性溫,具有益胃健脾、養血補氣的功效。由此可見,補虛需要吃熟蓮藕,對脾胃虛弱、氣血虧虛者均有良好的補益效果。 推薦菜肴——姜汁蓮藕 原料:蓮藕2段,紅椒、蔥、蒜苗、蒜、鹽、蘋果醋、白糖、生抽、橄欖油適量。
做法:燒一鍋水,將蓮藕切薄片;取一小碗,將蒜苗和姜切碎,大蒜壓成末;往小料中加入蘋果醋和一點生抽,調入鹽和一點白糖,調好料汁備用;水開后放入蓮藕煮開,把煮好的蓮藕撈出晾涼;撈出蓮藕片,放在碗中,澆上之前調好的小料汁,淋上橄欖油,放上一點紅椒碎即可。 烹飪小竅門: 蓮藕宜用嫩蓮藕,脆的那種是最好的。蓮藕不必久煮,水開后即可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