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診斷:
1、仔細詢問病史,了解牙痛的性質、程度和時間。是尖銳痛還是鈍痛、酸痛;自發痛還是激發痛;陣發痛還是持續痛,有無夜間痛;部位局限還是放散。能否明確指出患牙。
尖銳自發痛:見于急性牙髓炎、尖周炎、牙周膿腫、齦乳頭炎和冠周炎;三叉神經痛、髓石、上頜竇炎急性和干槽癥。
自發性鈍痛:見于慢性齦炎、創傷頜。
激發痛:見于牙本質過敏、2-3度齲、牙髓充血
咬合痛:見于急慢性根尖周炎、創傷頜、不同金屬修復體的流電作用。
2、檢查牙齒,有無齲壞,注意鄰面和上頜八的頰側,下頜七的遠中頸部等隱蔽部位。有無隱裂、高度磨耗、楔狀缺損、畸形中央尖、急性舌側窩、未墊底的深齲充填體、外傷露髓等。
急性根尖周炎時,牙齒松動、叩痛明顯。
慢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邊緣性牙周膜炎、創傷性根周膜炎,可有輕叩痛。
牙周及附近,齦乳頭炎有齦乳頭紅腫及食物嵌塞;冠周炎多見于阻生牙,齦瓣紅腫,化膿;牙周膿腫、逆行性牙髓炎可探到深牙周袋;干槽癥劍拔牙窩內舞會壞死物,骨面暴露,腐臭。
慢性根尖周炎可有瘺管。
急性牙槽膿腫、牙周膿腫、冠周炎范圍塊大時可有齦溝腫脹、波動,附近及面部腫脹。
上頜竇炎局部壓痛,膿涕。上頜竇腫物局部膨隆,多個牙松動、血性鼻涕。
3、牙髓活力檢查判斷牙髓情況;X線對診斷齲齒、根尖周病變、髓石、腫物、埋伏牙都有重要價值。
牙痛是口腔疾病中最常見、最主要的癥狀,是許多疾病診斷的重要依據。由于人體口腔結構及神經支配的復雜性,不同病因引起的疼痛性質、范圍、持續時間是不同的,需要作出嚴格的鑒別診斷。關于牙痛的病變類型,目前,國內、國際沒有統一的分類標準,為了便于區分牙痛的原因和對癥治療,以下匯集了各種牙痛的特點,以期對臨床診斷有所幫助。
二、分類:
1 。牙體硬組織疾病引起的牙痛
主要包括深齲、牙隱裂、楔狀缺損、慢性磨損等。臨床上很容易找到相應的病灶位置。
1.) 深齲 食物嵌入的壓力,冷、熱、酸、甜、化學刺激,都會產生較為劇烈的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會立即消失或持續一小段時間后消失。
2 )牙隱裂 上頜第一磨牙近中腭尖發病率最高。表淺的隱裂常無明顯的癥狀;較深者遇冷熱刺激敏感,或有咬合不適感;近髓者會出現定點性咀嚼劇痛。將棉簽置于隱裂牙的牙尖上,囑患者咬合,會出現短暫的撕裂樣痛。
3) 楔狀缺損 開始是冷熱敏感的牙本質過敏癥狀,隨著牙體缺損程度的增大,可能會引起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癥狀。
4 )慢性磨損 牙本質暴露會引起牙本質過敏癥,對冷、熱、酸、甜、機械刺激引起酸痛的反應。敏感的程度因人而異。
總之,未累及牙髓的牙體硬組織疾病多為激發痛,隨著刺激的消失,疼痛會消失。
2 。牙髓、根尖周疾病引起的牙痛
牙髓、根尖周疾病引起的牙痛較為劇烈。臨床上根據疼痛的發作方式、疼痛的部位、疼痛的程度、加重或減輕疼痛的因素、治療對疼痛的影響等,可做出正確的診斷。
1) 可復性牙髓炎 當受到冷、熱、酸、甜刺激時立即出現瞬間的疼痛反應,尤其對冷刺激更敏感,刺激一去除,疼痛立即消失,無自發性疼痛。
2 )急性牙髓炎(包括慢性牙髓炎急性發作) 自發陣發性痛,夜間痛加重,溫度刺激疼痛加劇。若為化膿期,會出現“冷痛熱緩解”癥狀,疼痛不能自行定位。
3 )慢性牙髓炎(包括殘髓炎) 無明顯的自發痛,但可有劇烈的自發痛史,受到冷熱刺激或食物嵌塞會產生劇烈疼痛。多有不同程度的叩痛。
4 )逆行性牙髓炎 有深牙周袋,可表現為自發痛、陣發痛、冷熱刺激痛、放散痛、夜間痛等急性牙髓炎的癥狀,也可為慢性牙髓炎的癥狀。
5 )牙髓壞死 一般無自覺癥狀,無疼痛。
6 )牙髓鈣化 一般無臨床癥狀,也可有與溫度無關的體位性自發痛。
7) 牙內吸收 一般無自覺癥狀,少數可出現自發性陣發痛、放散痛和溫度刺激痛等。
8) 急性漿液性根尖周炎 患牙咬合痛明顯,可清楚定位,溫度刺激不敏感,叩診痛劇烈。
9) 急性化膿性根尖周炎 自發性、劇烈、持續的跳痛,牙的伸長感加重,咬合痛更明顯,叩診更劇烈。
2.10 慢性根尖周炎 疼痛不劇烈,偶有持續性鈍痛,冷熱化學刺激不能導致疼痛加重,咀嚼時可能引起不適。
3。 牙周疾病引起的牙痛
齦炎、牙周炎、冠周炎是最常見的引起牙痛的疾病。
1 )齦炎 多無自覺癥狀,偶有局部牙齦癢、脹等感覺。
2) 牙周炎 依照炎癥破壞的部位不同癥狀不一,暴露牙頸部者可能出現牙本質過敏癥狀;牙松動者可能出現咬合痛或逆行性牙髓癥狀;急性期的牙周膿腫疼痛劇烈,叩痛明顯。
3 )冠周炎 持續性劇烈疼痛,咬合不適,無冷熱刺激加重癥狀,咬合痛明顯,叩痛明顯。冠周膿腫時有波動感。
4 牙挫傷、牙折引起的牙痛
4.1 牙挫傷 牙有伸長感,有叩痛。早期牙髓活力無反應,后期轉歸情況不一。
4.2 牙折 根據折斷部位的不同其表現也不同。
5 。鄰近組織病變引起的牙痛
1) 上頜竇炎 牙疼劇烈,多為鈍痛,無冷熱刺激痛,有叩痛。以上頜第一、第二磨牙多見。上頜竇區有壓痛。
2)?上頜竇癌?早期上頜磨牙廣泛性、持續性、放散性鈍痛。晚期出現患側面頰、上唇和上頜牙麻木感。
3 )顳下頜關節疾病 可引起智齒疼痛。
6 。其他器官系統疾病引起的牙痛
血液循環障礙,如動脈硬化、心絞痛等可能引起牙痛。
7 神經非器質性病變引起的牙痛
最常見的是三叉神經痛,其疼痛發作時一般有“扳機點”,冷熱溫度刺激并不引發疼痛,且夜間發作不常見。另外,舌咽神經痛也可引起牙痛。
三、預防:
要預防牙痛,一要有效防止蛀牙,二要防止牙齦萎縮和保證齦下清潔。生活中要堅持做到以下幾點:
1.減少或消除病原刺激物:減少或消除菌斑,改變口腔環境,創造清潔條件是防齲的重要環節,最實際有效的辦法是刷牙和漱口。應該加強宣傳教育,從小養成口腔衛生習慣,學會合理刷牙方法。刷牙可以清除口腔中的大部細菌,減少菌斑形成。盡可能做到早晚各刷一次,飯后漱口。唾前刷牙更重要,因為夜間間隔時間長,細菌容易大量繁殖。要順刷,即“上虐待由上往下刷,下牙由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刷到”,還要注意刷后牙的咬面。這樣就可把牙縫和各個牙面上的食物殘渣刷洗干凈,刷牙后要漱口。不要橫刷,橫刷容易損傷牙齦,也刷不凈牙縫里的殘渣。
2.多吃粗糙、硬質和含纖維質的食物,對牙面有磨擦潔凈的作用,減少食物殘屑堆積。硬質食物需要充分咀嚼,既增強牙周組織,又能磨擦牙齒咬面,可能使窩溝變淺,有利減少窩溝齲。
3.減少或控制飲食中的糖:我國是以谷類為主食的國家,控制飲食中的碳水化物防齲是有困難的。但近年來,糖制食品和各種飲料顯著增多。應注意宣傳。從小養成習慣,睡前不吃糖得。從幼兒就養成多吃蔬菜、水果和含鈣、磷、維生素等多的食物。要盡可能吃些粗糧。要重視母乳喂養嬰兒。近來國際上提倡控制飲食中的碳水化物、使用代糖(sugar substitute)來降低齲齒,這在我國當前是不實際的,也是不經濟的。最近據報導美國常用的某種代糖(aspartame)含有毒性,已經引起國際上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