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診斷:
?
1.頭暈目眩,視物旋轉,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甚則仆倒。
2.可伴有惡心嘔吐,眼球震顫,耳鳴耳聾,汗出,面色蒼白等。
3.多慢性起病,反復發作,逐漸加重。也可見急性起病者。
4.查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測血壓、作心電圖、頸椎X線攝片、頭部CT、MRI等項檢查,有助于明確診斷。
5.應注意排除顱內腫瘤、血液病等。
?
二、分類:
1、持續性頭暈:一般普通急性頭暈,最多維持一至兩個星期左右便消失,若維持一個月以上就是持續性頭暈。可由腦部疾病,貧血,全身性疾病等多方面因素引起。
2、間歇性頭暈:經常間歇性頭暈一般是由低血壓或則高血壓引起,年青人一般是由低血壓引起,另外頸椎病也可以引起頭暈.。病情輕微癥狀可有:頭暈、頭痛、食欲不振、疲勞、臉色蒼白、消化不良、暈車船等;嚴重癥狀包括:直立性眩暈、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難、共濟失調、發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長期臥床。這些癥狀主要因血壓下降,導致血液循環緩慢,遠端毛細血管缺血,以致影響組織細胞氧氣和營養的供應,二氧化碳及代謝廢物的排泄。尤其影響了大腦和心臟的血液供應。
3、緊張性頭暈:是指精神一緊張就會頭暈,越緊張,頭暈越厲害。一緊張就頭暈,心理稍微調節不好就會出現,如果出現后努力調節,有時會有好轉。
4、眼源性眩暈:非運動錯覺性眩暈,主要表現為不穩感,用眼過度時加重,閉眼休息后減輕。眩暈持續時間較短,睜眼看外界運動的物體時加重,閉眼后緩解或消失。常伴有視力模糊、視力減退或復視。視力、眼底、眼肌功能檢查常有異常,神經系統無異常表現。
5、暈血:暈血癥又叫“血液恐怖癥”,是指病人由于見到血液而產生的暈厥現象,主要表現為頭暈,惡心,目眩,心悸,繼而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血壓降低,脈搏細弱,甚至突然意識喪失。
三、預防:
1、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體質差者可提高身體素質,體胖者可增強氣血運行,加速排泄水濕痰飲。
2、飲食宜素凈和容易消化。不宜食用煙、酒、濃茶、咖啡、韭菜、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
3、冬瓜、蘿卜、芋艿、慈菇、地栗、赤小豆、米仁具有化痰結、利水濕的作用,可以選作輔助治療。
4、不要過多飲水,注意異體蛋白的攝入,如魚、蝦、蛋、蟹、乳等。
5、發作期宜臥床休息,防止起立跌倒受傷。減少頭部轉動。
6、臥室光線宜昏暗,環境要安靜。
7、保持心情舒暢,防止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