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型 多見于嬰幼兒,多有病毒感染史,潛伏期2~21天。突然發病,可有畏寒、發熱,皮膚和黏膜出現廣泛的瘀點、瘀斑,擴大成大片狀,甚至形成血皰、血腫,碰撞部位尤甚。內臟受累出現鼻出血、胃腸道及泌尿生殖道出血。顱內出血罕見。但較兇險。一般病程4~6周,大多有自限性,預后良好。部分病例反復發作后轉為慢性。
2.慢性型 主要見于成年女性,起病緩慢,癥狀相對較輕。月經過多常為首發癥狀和主要表現。皮膚和黏膜可見散在瘀點和瘀斑,血皰和血腫少見。可累及內臟任何器官。有時可見外傷或小手術后創口出血不止。長期反復大量出血可引起貧血、脾臟輕度腫大。病情常遷延半年以上,反復發作,發作間歇期可無任何癥狀。
根據臨床表現,皮損特點,實驗檢查特征性即可診斷。
上肢及面部血管曲張、水腫及青紫:上腔靜脈綜合征又稱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是由于上腔靜脈或其周圍的病變引起靜脈阻塞,致使上腔靜脈血流受阻,導致上肢及面部靜脈曲張、水腫及青紫的一種綜合征。
注意休息,避免外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