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心肌經冠狀動脈再灌注挽救尚存活的心室肌,雖然無心肌壞死,但心功能障礙持續1周以上(包括心肌收縮,高能磷酸鍵的儲備及超微結構不正常),在血流恢復之后收縮和舒張功能低下的時間拖長,以后逐漸好轉。
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冠狀動脈的血流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出現嚴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最終導致心肌的缺血性壞死。
心肌缺氧:心臟因供血不足導致心肌缺氧。主要表現為:心悸、心區不適、有時心區抽痛或呈放謝絞痛;氣短、運動、飽食或激動更加嚴重,周身無力;嚴重時可短時休克。
心肌膿腫: 心肌浮腫是擴張性心肌病主要的臨床癥狀之一.
心肌灰白而松弛是心肌損害的一種,可能與病毒感染后發生的免疫性心肌損害有關,一般見于擴張型心肌病的超聲檢查。可作為與其他心肌病的鑒別診斷。
心肌肥厚:這是一種產生較緩慢但較有效的代償功能,主要發生在長期壓力負荷過重的情況下,心肌總量增加,收縮力加強,使心臟得以維持正常的血循環,同時有相當的儲備力。但這種代償功能也有其不利之處,主要因為肥大的心肌需氧增加,而冠狀動脈的供血量往往不能予以滿足,造成心肌缺血,這將最后導致心肌收縮力的減退。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肥厚為特征。表現為心室肌肥厚,典型者在左心室,以室間隔為甚,偶爾可呈同心性肥厚。
大量研究表明,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溶栓治療或PTCA后,再灌注后左室收縮功能并不立即改善,往往數小時或數日后才明顯改善,與實驗動物模型上部分不可逆缺血一樣(心內膜下心肌梗死),心外膜下心肌在灌注恢復后表現收縮功能逐漸恢復。